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关羽死后刘备张飞为什么不自尽(刘备知道关羽死后大哭为什么张飞死亡了不哭)

导语:关羽被杀,刘备哭晕在地,张飞被杀,为什么刘备只说四个字呢?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412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关羽和张飞自刘备起兵以来,就誓死追随他,向来忠心耿耿——为了追随刘备,关羽能拒绝曹操许下的高官厚禄;为了掩护刘备,张飞敢率二十余骑,直面曹操的五千虎豹骑,等等。另外,《三国志》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也就是说,刘备与二人的交情,对二人的倚重,都差不多,面对他们的态度,也该一碗水端平才是。可是,很多三国迷,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指出了刘备对二人的态度,完全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此事还要从襄樊之战说起,虽然这一战之初,关羽出尽了风头,可是他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而且败得相当凄惨——前线失利,后方失守,自己殒命。之后刘备和张飞,张罗着要为他报仇,结果大军尚未开拔,张飞就遇刺身亡,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人提出,关羽去世之后,刘备悲痛难忍,哭晕在地,张飞死后,刘备却只轻飘飘的说了四个字,即“噫!飞死矣。”那么,面对两个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刘备的反应为何相差如此大呢?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恰恰体现了刘备的虚伪,关羽遇害之后,还有张飞活着,他要装装样子。到了张飞遇害之后,他就不必再装了。且不说刘备是否虚伪,向来有争议,就算刘备真的虚伪,难道他的麾下,就只有关张二人吗?在其他重臣面前,他便不需要伪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么这其中,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是因为更看重关羽吗?

其实不然,这个问题是演义与正史的杂糅,关羽去世之后,刘备哭晕在地,是演义中的描写。但是如果仅看演义,张飞遇害之后,“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也就是说,演义中,关羽和张飞之死,刘备的表现,都非常悲痛,都曾哭昏在地,并不存在差别。

张飞去世之后,他仅说“噫!飞死矣”四个字,则是《三国志》中的记载。而不管是《三国志》还是其他正史,都没有记载,关羽去世之后,刘备哭昏在地,甚至都没有提及他的反应。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本不该存在的问题。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就算《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刘备的悲哀,却记载了他对关羽之死的悲愤。《三国志·先主传》曰:“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意思是说,关羽被东吴擒杀,张飞遇害之后,其首级也被送往了东吴,可是刘备伐吴的时候,打的是替关羽报仇的旗号,并没有提及张飞。这样依旧能够体现出,刘备对两人的态度差异。那么刘备为什么只悲愤于关羽之死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关羽之死,关系到荆州之失

众所周知,刘备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枭雄,他胸怀兴复汉室的大志,这一点决定了,他要考虎的,不仅是兄弟情义,还有蜀汉的发展等问题。公元208年,诸葛亮为他定下了《隆中对》,十余年来,他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好不容易达成了三分天下的目标,接下来就要等待时机,兵分两路入主中原了,结果东吴擒杀关羽,夺取荆州,使隆中对化为了泡影。这种情况下,他的悲愤,不仅是悲愤于关羽之死,还悲愤于荆州之失。而张飞之死,却不会牵扯到这些问题。

二、张飞之死,他早有预料

另外,关羽之死,他不能接受现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太过突然,太不可思议,毕竟就在孙吴出手之前,关羽是占据了上风的,他已经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想要迁都,甚至威震华夏了。可是还没等刘备好好高兴一下,却突然传来了他的死讯,这种情况,换谁都不能接受吧?

可是张飞之死,他却早有预料,因为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也就是不将小人物看在眼里。而且张飞在军中,对待士卒非常苛刻,鞭打亲信是常有事,却偏偏被人怨恨又不自知,在鞭笞过后,还会将人留在自己身边,刘备早早的就提到过,这是取祸之道,让他改正,他却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下,他的遇害,刘备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接受起来,要容易的多。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关羽被擒杀,刘备哭晕在地,张飞遇害,刘备却只说“噫!飞死矣”,这一说法并不成立。而关羽死后,刘备立志伐吴,张飞死后,刘备却没有什么表示,则有多方面的原因。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