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书法的价值和错别字的危害(书法作品的错别字)

导语:书法,是综合、高级艺术,错别字不可原谅,看古人是如何处理的

文/一者

当今,在举国上下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下,中国书法的发展一直是热情高涨,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书法的地位不断提高,除了应试方面增加考点内容,书法教育也纳入了中小学必学内容。在中国书坛更是热闹非凡,打印后翻江倒海之势,官办的书法大展、民间的书法专题展一个接一个,不胜枚举,大大推进了中国书法的发展。然而,逐渐凸显了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展览体,而书法的文化性在逐渐减退,书法作品中的错字、别字百出,中国书法的文化性让人堪忧。

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有着书文互成、相与表里的审美综合性,这是中国书法的一大特质。从华夏文化史上看,书法与狭义的文学之间更存在着血缘的美学关系。清代著名文论家、书论家包世臣的力作《艺舟双楫》,全书由“论文”论书”两大部分构成,它生动而确切地把文学和书法比喻为泛行于华夏文化历史长河中艺舟之双楫。确实,书与文这两门姐妹艺术,同舟共泛,联袂并进,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清包世臣的书学理论著作《艺舟双楫》,及康有为续写的《广艺舟双楫》,是典型认识到的书、文血缘关系的著作,因此称为“双楫”,作为艺林名著其书名富于文化意蕴!

汉字书法的艺术特性,既具有由运笔而产生的点、线流动的造型美,同时又具有依据文字词句加以表达的象征性的概念美,两者之高度的协调产生书法美。这就是书法所具有的“书”、“文”二重性亦即艺术综合性。

当代书坛,为了参加展览,只为追求书法的形式美而淡化了书法的书法性,这就是文化繁荣下的缺失:文化书法。至于书法家的文化水平先不提,单说错别字问题,贻笑大方。或许,还有人以书家在作品中出现错字、漏字并不妨碍书法的美,认为“书”完全与“文”无涉,它具有孤立绝缘的自由独立性。本书法作品中如果出现了个错别字、漏字,只是感觉小小的遗憾。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分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老看看古代书家对错字的态度吧。

王羲之的《兰亭序》中“崇山”二字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一句,漏了“崇山”二字,他并不认为“无妨”,相反,随即在其旁的行间补上此二字,他宁可对行款章法的形式美有所影响,也不愿影响文意的表达、这是著名的一例。后人在临、摹《兰亭序》,也往往照此办理,其旁也加上“崇山”二字,以示对王羲之这种认真态度的尊崇。唐代的孙过庭《书谐》中,由于文章长三干七百余字,难免多次出现误写,但可贵在书家不怕影响美观、又一再予以“点”出,人们之所以将这一作品奉为草书经典之一,不但由于其理论高妙卓绝,书法翰逸神飞,还由于他在对作品的一再订正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相反,如果对这一处处的误写均听之任之、人们读也读不通,历来评价绝不会如此之高。

宋代黄庭坚的狂草《诸上座帖》,其中一连误写了17个字,而且这些字都写得一气贯注,飞舞生动,极富美感、但书家甘愿让作品在整体章法上留下美中不足,实事求是地在17个字之右的行间全部加上密密的旁点来标明,以示这些字均作废。

黄庭坚狂草《诸上座帖》中一连误写了17个字

又如米芾的《苕溪诗帖》,其中“缕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一联,从文学上看,是形象优美、色彩鲜明、平仄协调、对偶工整的佳句。但书写时“缕”、“玉”二字之间多写了一个“会”字,这既破坏了语句的对偶,又影响了文学的形象。如按“错误无妨”的逻辑,多一字少一字毫无关系,但米芾则不然,他在“会”字旁加了“卜”这个符号,以示其为“衍文”,他宁愿在纸素之上留下订正的痕迹,也不愿任其作品的文字上留下错误面对这四件杰作中难免出现的“书写错误”,王羲之、孙过庭、黄庭坚、米芾四位伟大书家都以不同方法予以改正,这种认真的、兢兢业业的态度,正是忠于艺术,维护书法崇高地位的表现。

米芾的《苕溪诗帖》“缕”、“玉”二字之间多写了一个“会”字

此类事例还可举出许多,这些正是值得后人崇敬和称道的。试想,如果书家们对笔下的错误均采取宽容态度,致使书法作品中错误不断出现,混乱随处皆是,如何是对书法这门崇高艺术的尊崇。

《张黑女墓志》多书“长”字

认真对待错字不只是信手写的帖,即便是界格方严的碑也有这类事例。如著名的《张玄(黑女)墓志》又称《张黑女墓志》,魏碑楷书的代表之一,其艺术价值很高,颇受历史书家的好评。此碑文中“遐方凄泣”之下多书“长”字,书者随即在其旁加三点,以示为衍文,这也是可贵的范例再看中国书法史上,书家们都是重文的,从未见过有哪位书家愿意选文句不通、词不达意的蹩脚“文章”来书写,更没有见过爱以胡乱无序的字群入书的书家。事实上,他们对低劣水平的“文章”才真是不屑一顾、不屑一书呢!因为如果书写的话,必然会贬低书家笔下作品的格调和品位,甚至会玷污书法之美,至少是给作品带来了遗憾,有损于这门高级艺术的尊严。

全民书法是大好事,说明书法的群众基础的深厚,但只追求书法的外在形式,只为展览而展览徒有其表,要知道书法的核心“文”的特质才能支撑书法走得更高、更远,书法(书、文)这个华夏文化的文脉不至于断裂。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