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动点运动中的定值问题题目(动点定义)
导语:中考数学:动点运动中的定值
图形变换及动点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始终为定值,转化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1.如图,▱ABCD中,AB=5,BC=10,BC边上的高AM=4,E为BC边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过E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F,FE与DC的延长线交与点G,连接DE,DF,△BEF与△CEG的周长之和是否为定值?如果是定值,求出这个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分析:过点B作BH⊥CD,交DC延长线于点H,将两个三角形周长和转化为:BC+FG+CH
易得:四边形BHGF为▱
∴BH=FG,BF=HG
∵S▱ABCD=AB.FG=BC.AM
5.FG=40⇒FG=8
∴BH=FG=8
Rt△BHC中:CH²=10²−8²=6
∴C△BEF+C△CEG=BC+FG+CH
=6+8+10=24。
例2.矩形ABCD中,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
(1)如图1,已知折痕与BC交与点O,连接AP、OP、OA,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CD
分析:一线三角易证:△OCP~△PDA
∵S△OCP:S△PDA=1:4
∴PC/AD=OC/PD=1/2
∴PC=1/2.AD=4,
设:CD=AB=AP=x,则:PD=x−4
Rt△ADP中:,8²+(x−4)²=x²
解得:x=10,即:CD=10。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擦去AO,OP,连接BP,动点M在线段AP上(点M不与点P、A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接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当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EF长度。
构造全等三角形,转化线段
分析:作MQ∥AN,交PB于点Q,
由(1)问得:AB=AP
∴△PMQ为等腰三角形,QM=PM
∵ME⊥BP
∴EQ=1/2.PQ(三线合一)①
∵BN=PM,∴QM=BN
易证:△QMF≌△BNF
∴QF=BF=1/2.BQ②
∴EF=EQ+QF=1/2.PQ+1/2.BQ=1/2.PB③
由(1)问得:PC=4,BC=8
∴Rt△PBC中:PB²=4²+8²
∴PB=4√5
即:EF=1/2.PB=2√5。
本文内容由小林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