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延安地摊经济20个地点在哪里(延安烂摊摊火锅集市)

导语:延安摊黄的制作方法

摊黄,又叫米黄,也叫摊馍馍,多种叫法。想必陕北的人们都知道,由小米面制作的,以前也有玉米面和小米面两种混合制作的,现在也有用大米面和白面制作的。各种做法不一。但是陕北的特色美食之一。每年到冬季,这个必定是陕北人家家户户必制作的美食之一,一般到了腊月,每家都会碾小米面。制作这个产品,腊月里制作很多,利用陕北天然的冷冻天气,产品冻的硬梆梆的,待吃的时候在锅内蒸一下,加热即可。夹菜或者直接吃都非常美味。

“摊黄儿”的名称其实很通俗。陕北人把用玉米面或是小米面发酵后蒸制的发糕叫做“黄儿”,大概是取其颜色“金黄”的意思吧!那么,自然而然,他们就把这种用摊煎饼的方式“摊”出来的发糕称作“摊黄儿”,有的地方又把它叫做“摊馍馍”!

  陕北人说话鼻音比较重,吐字多以入声为主,很少用“儿”音,但是,唯独给这“摊黄”加上了亲切的“儿”音,足见陕北人对这种小吃的偏爱和喜好程度!

摊黄的制作方法

“摊馍馍”是一种用小米面制作的食品,它的制作说精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加工好的小米面提前发酵后在特制的“鏊子”上一个一个地“摊”出来就好了。但是,摊黄儿得制作程序却是十分复杂繁琐的:首先,要把小米浸泡一夜,浸透后捞出沥干;然后在碾子上碾压,用精细的“罗子”把面筛出来;把小米面调成稠糊状,再经过一夜的发酵后,最后才能在“鏊子”上摊制。

“摊黄儿”用的“鏊子”是一种特制的、直径不到二十公分、有着三个支架,用铸铁制成的小锅,锅底是凸型的,上面加有锅盖。在摊黄儿的时候,在鏊子底部加火,倒入适量的米糊,盖上盖子,数分钟后就熟了。圆形的“摊黄儿”出锅后,用两只手对摺,就成了半月形状了,外面看起来金黄,里面吃起来松软,而且很甜、很香,很好吃,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是,要想把“摊黄儿”真正做好,没有一定的经验和麻利的身手是不行的。

陕北妇女真的是很能干!她们在摊“摊黄儿”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一个人要照看四、五个鏊子,既要烧火掌握火候,又要一个一个地操作。摊黄儿的火候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大也不能小,小了摊不熟,大了就会烧焦,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因此,摊“摊黄儿”并不是一件谁都能干好的事情!

自古以来,陕北地区每年的小麦收入,仅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多点儿,玉米、谷子、糜子、豆类、薯类等秋季作物的产量占全年收入的多半以上。那么,这就意味着在陕北人的生活中,他们主要是靠吃粗粮来维系生计的。在这种生存状况下,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和演绎,杂粮细作、粗粮精做,就成了陕北人最为拿手的技艺了!“摊黄儿”就是粗粮细作的精典范例!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