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古代到年龄不结婚怎么罚款(古代适龄不结婚有什么惩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段话出自《诗经·关雎》,大家都很熟悉,但《诗经·汉广》里还有一句就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据考证这游女就是古代剩女的意思,不接受男子的婚求而有自己思想的孤独女子。

提到这个问题,其实古代也挺重视的,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是因为当时贫穷、出身、战争、生理等原因,古代其实也造就了很多的剩男剩女的群体,统称为“独”,与鳏、寡、孤并列。要再细说一点的话,男的通常叫做单身公、单身老光棍,女的也不好听,什么姑婆、老姑婆等等,叫了几千年了,是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一个中性的、非歧视性的词出现,那就是大龄青年。那么历史上多少岁就可以加冕为大龄青年呢?

历史上有一位大龄青年的杰出代表,可以说是这个岁数的上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治水的大禹。史料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禹废寝忘食操劳工作,在30多岁的时候行至涂山这个地方,想着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得赶紧办了,于是娶涂山氏为妻,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涯。

不过大禹的年纪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古代大龄青年的极限年龄,因为那个时候人的寿命短,战争、疾病、医疗条件因素等等,平均三十岁就相当于中老年,不结婚就不知道哪一天跟世界拜拜了,也就再也没有机会当新郎了。

历朝历代大龄青年的年龄其实都不相同,比如在周代,男子是三十,女子二十。曾经越王勾践颁布过一条法令,“丈夫二十不娶,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西汉惠帝的诏令更狠,“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这个算就是人头税的意思,到了年龄还不出嫁,那就得缴五倍以上的人头税,罚的是倾家荡产。但是这还不是史上最狠的,最狠的当属后面的晋武帝时期。

晋武帝司马炎规定,“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长吏配之。”就是女子17岁还不出嫁,有关部门就替你拉郎配了。这既说明了统治者对于剩男剩女问题的极大重视,也说明了大龄青年的底线在那个时候到底是多少岁。

总之从古代到现在,老百姓的剩男剩女其实是很普遍的问题,可是有句老话说得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感觉好像锦衣玉食、金枝玉叶的那些公主、格格们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公主万一找到的驸马有问题,很可能就要被坑一辈子,毕竟古时候不是自由恋爱,两个人要见面相亲什么的也要听皇帝爸爸和皇后妈妈的。她们的婚姻的很多也是不幸的,充满着政治的算计,比如唐高宗时有一位新城公主,最后竟然被驸马用棉被活活给闷死了,成了驸马向武则天表忠心的牺牲品。

那还有一些例子,就是因为男方身体不行,害得公主是守活寡或者真的成了真寡妇,造成了婚姻的悲剧。所以到了清代的时候,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破天荒的清朝的这些皇帝们就开创了独一无二的制度,那就是试婚制。

试那就是尝试的意思,但是不像是现代人是住在一起生活一阵子,然后一言不合就分手的这种,而是皇上皇后给格格先挑选好备选的额驸,再由皇后找一个机灵一点的宫女,然后充当一回试婚格格,这宫女先是去跟准额驸晚上睡个觉。睡的时候,宫女还得仔细检查对方有没有生理缺陷,脾气性格等等细节都必须如实地向皇后报告,如果各方面都没有问题,格格才能嫁过去。

这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但格格们竟然是很大度。其实在旧社会很多制度都很奇葩,那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甚至有的时候也试过婚。

比如西晋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的白痴儿子,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他当太子的时候13岁就结婚了,他爹司马炎怕傻儿子不懂事,专门派后宫的才人前往东宫言传身教,让傻儿子知道男女的床帏之事。后来这个才人不小心还怀了孕,生下了一个儿子,过了几年之后,司马衷在宫里就见到了一个孩子竟然长得跟自己特别像,就好生奇怪,他爸司马炎就告诉他那是你的亲儿子,司马衷竟然一时还想不起来。

古代有相亲吗?古代男女结婚前真的没有见过面吗?

古代不能通婚的姓氏有哪几对?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

古代“良贱不通婚”的奇怪立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古代逛青楼是什么流程?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在古代为什么妾不能变为正妻,而妃却可以变成皇后?

为什么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要嫁人了?难道古人不懂早婚的危害吗?

他是历史上娶妻最多的皇帝之一,发明的“羊车望幸”更是臭名昭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思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