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郑庄公掘地见母是真的吗)

导语:春秋战国(3)郑庄公掘地见母;周郑交质,太子狐客死他乡

且说太叔段叛乱被平定后,郑庄公对母亲姜氏的行为非常怨恨,拿着曾经截获的信简,对着武姜,说出了埋藏依旧的心里话:

是你,从生下我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弟弟段;

是你,从小都看不起我,处处偏袒弟弟段;

是你,为段请封的京称,又为段通风报信,里应外合袭击的新郑;

是你纵容他,操练士卒,勤战四夷,如果不是及时抓住刺客,我早就命丧黄泉了。

庄公下狠心将母亲送到了颖地(颖,即今天的河南临颍西北),临走前还对母亲撂下了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武姜

武姜自知有错在先,哭哭啼啼的离开了国都新郑,去了颖地。

却说颍谷封人颍考叔为人正直,素有孝子美誉。得知庄公的事情后,说道:

“母虽不母,子不可以不子。国君此举,伤化极矣!”

颍考叔遂以进献野味之名进见庄公。正巧赶上庄公在烹制羊肉吃,庄公看到颍考叔后,惊奇的问到:你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带了什么好东西啊?

颍考叔将所带的野味呈到了庄公面前。

颍考叔进献鸮鸟

庄公一看,惊问道:这不是猫头鹰吗?猫头鹰怎么能吃?

颍考叔说道:此鸟白天虽看不到,夜晚却能明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也。且这种鸟,小时候其母将它养大,长大后,反而啄食其母,故捕而食之。

庄公听了后,默不作声。

不一会儿,庄公让宰夫赐给颍考叔羊肉吃,颍考叔从中挑选了一些好肉,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放了起来。

颍考叔挑肉包裹

庄公很奇怪,问颍考叔:“你这是何故?”

颍考叔答道:不瞒你说,小臣自幼家贫,家有老母,每日取野味以悦其口。今君赐食美味,小臣想起老母独自居家,孤苦伶仃,不能同小臣一起享用君惠。因此,也想顺便带一些,与老母一起分享。

庄公夸赞道:“真是个孝子啊!”说罢,不觉凄然长叹。

颍考叔看出了庄公的心思,故作不知的问道:主公为何而叹?

郑庄公

庄公就把之前母亲和弟弟共谋篡位的事情,以及太叔段兵败逃亡、母亲被送往颖地前的“黄泉之誓”,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颍考叔。

要知道,古人对誓言非常看重,更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违背誓言会遭天谴”一说,更何况是身为一国之君发出的誓言,怎能说违背就违背呢。

颍考叔便安慰道:这好办,既然主公有悔意,虽有黄泉之誓,臣自有计策可解。

庄公大喜。

颍考叔便让庄公发壮士500人,于黄土山脚下,建造地室,又在地室阶梯下掘地十余丈,至地下泉水涌出。这个办法既解决了“不见黄泉”的问题,又避免了“遭天谴”。而且也让郑庄公尽了孝道,显名于诸侯。

随后,颍考叔将姜氏和郑庄公接到地室中相见。

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骨肉相连,只剩下庄公一个了呢。

母子二人一见面就抱头痛哭,数十年的恩怨顿时烟消云散,庄公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黄泉认母

郑庄公亲扶母亲坐上马车,自己亲自执辔随侍。武姜想起以前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觉良心顿萌,热泪盈眶。

国人见到庄公母子同归,其乐融融,无不以手加额,称赞庄公之仁孝。

百姓争相观看

且说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曾为了保护周幽王战死军中,父亲郑武公曾联合诸侯赶走了犬戎,并平安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因此,郑氏有大功与周。自郑武公时期就被封为了周朝的卿士,也就是当时的执政官,权利非常大,一直延续至郑庄公。

可因为郑庄公一直苦于国内太叔段之乱,无心顾暇,久不涉朝。

这给了当时的西虢公钻了空子,受到了周平王的宠幸。据说平王有意让虢公取代郑庄公的执政卿之位。

周王和虢公

这事情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郑庄公由此埋怨周平王。周平王为了释疑,就主动提出了“周郑交质”。即用王子姬狐留质于郑,郑公子忽留质于周,以此来稳定双边的关系。当然,类似的人质事情在春秋屡见不鲜,这也是诸侯之间常用的互信方式。

只可惜,好景不长,周平王在位第五十一年驾崩。本想迎回太子狐继位,没想到太子狐因伤心过度,还没赶上奔丧就死了。

太子狐客死他乡

双方没有了人质束缚,自然也就没有顾忌的了。特别是刚上任的周桓王,自认为父亲的死与郑庄公有直接关系,便由此记恨郑庄公,并提拔虢公与郑庄公一起辅政,以此来分化郑庄公的权利。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郑从“周郑交好”走向了“周郑交恶”,于是出现了一些列的君臣不礼事件,郑国率先开启了礼崩乐坏时代。

周、郑、虢的位置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