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悖论,一种产生矛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命题,简单来讲就是同一推理中常常隐含着两个看似对立但又都能自圆其说的结论,历史上著名的悖论有“外祖母悖论”、“鸡与蛋悖论”、"说谎者悖论"等,这些悖论常常挑战人类的思维极限,颠覆价值观,在现有思维方式的桎梏下想解开悖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举个例子,鳄鱼抓住一个小孩,它保证如果孩子的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会将孩子交出来。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假设鳄鱼真的这样做,那么这位父亲就猜对了,这时按约定鳄鱼是该把孩子交出来的,否则鳄鱼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他,那么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这就是著名的"鳄鱼困境悖论"。悖论因何产生?又有何存在意义?首先要明确一点,悖论的产生不是因科学知识的进步或者落后,本质上是思维方式的局限借助语言在作祟,即它与看问题的科学程度无关、,与看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有关,这是悖论与真理、谬论这对矛盾关系不同的地方。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悖论都具有逻辑形式,因而可以称为逻辑悖论。所有的铁都是金属、2大于1,我们的思维方式其实还常常局限在形式逻辑阶段,就像我们的大脑里一直有一个空间的概念,房间有大小,身体有大小,就会引申为宇宙也有空间,也有大小,否则宇宙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如果有尽头那尽头之外又是什么,宇宙的尽头是什么?物理学界提出了一个“平行宇宙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而由于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依照平常的思维,这种理论简直就是颠覆性的,可是它就是一种科学,并且被很多人接受。

一、悖论是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的逻辑错误

所谓"形式逻辑"就是指传统逻辑,狭义指演绎逻辑,广义还包括归纳逻辑,对形式逻辑,我们都不会陌生,即使不了解形式逻辑这个概念也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就像在提出辩证法这个概念以前,人们已经会辩证的思维了。形式逻辑企图将建立在有限思维内容之上的的思维形式推广到思维的全部,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基本规律,通俗的说,形式逻辑就像建立在某种公理上用人脑直接推理,比如你首先知道地球存在地心引力,因此你看到树上的苹果,你推理苹果会掉下来。悖论必须是在自身逻辑体系以内推导,有正确的背景知识、逻辑推导,并且至少存在一对语言逻辑的矛盾体,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就产生了悖论。

二、解悖关键:对称逻辑,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思维规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统一,对称逻辑既指对称的思维规律与思维方式,也指研究人的整体思维规律的学说。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的不对称,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就是所谓解悖,对称逻辑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仅仅用语言哲学的层次理论或者辩证逻辑的矛盾分析方法来解悖是不够的。例如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句话构成了一个悖论,"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命题的对象是外界事物,"知道"这个命题的对象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命题本身,混淆了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如果用对称逻辑分析,悖论可解。

三、悖论提出的意义

悖论是思维方式存在缺陷而产生的,是特定思维模式下认识活动的结果,纠正缺陷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我们看似合理、有效的“共识”、“真理”原来竟因思维逻辑不严密而产生错误理解,解悖对人类认识模式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本身就是“善莫大焉”的事。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璎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