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与古典家具里的牡丹纹理区别(传统牡丹纹样)
导语:牡丹花与古典家具里的牡丹纹
唐代张又新《牡丹》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春节期间逛植物园的梅花与牡丹花展,其中牡丹有“紫二乔”、“乌金耀黑”、“肉芙蓉”、“银红巧对”、“白雪塔”、“乌龙捧盛”、“俊园红”、“鲁菏红”等50余盆名贵品种。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 牡丹被称为“富贵之花”,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有介绍:“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呜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
“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通常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
中国古典家具的纹饰题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最初,人们把见到的某种奇异事物比作吉兆,预示自己将会得到幸福,这便是后来常用的祥瑞图案的雏形。祥瑞图案在我国古典家具纹样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传承有其政治与文化背景。古典家具里常见的祥瑞图案很多,有龙纹、凤纹、麒麟纹;云纹、如意纹、方胜纹、八宝;各类动物、花草等等。
牡丹纹,也是一种典型的装饰纹样,在瓷器上比较多见,在古典家具的雕刻上也有使用。在古典家具中比较知名的一款雕刻牡丹纹的家具是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明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此椅上博一共四把,摆放在四楼明清家具馆的客厅内,是王世襄先生的旧藏。
此官帽椅,四足外挓,侧脚显著。座面前宽后窄,相差几达15厘米,大边弧度向前凸出,平面作扇面形。搭脑的弧度则向后凸,与大边的方向相反。全身一律为素混面,只在靠背板上浮雕牡丹纹团花一窼,纹样刀工与明早期的剔红器十分相似。座面下三面安“洼堂肚”券口牙子,沿边起肥满的“灯草线”。管脚枨不仅用明榫,而且出头少许,坚固而并不觉得累赘,在明代家具中很少见。它可能是一种较早的做法,还保留着做大木梁架的特征。此椅四件一堂,尺寸硕大,紫檀器中少见。造型舒展而凝重,选材整洁,做工精湛。不仅是紫檀家具中的无上精品,更是极少数可定为明前期制的实例。
明宣德 剔红牡丹纹盘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