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柑橘树脂病在果实上叫什么(柑橘的树脂病用什么农药防治)

导语:柑橘类水果病虫害——柑橘树脂病

柑橘树脂病又称砂皮病、褐色蒂腐病。

1、症状。

橘树染病后致枝叶凋零或整株枯死。枝干染病,现流胶和干枯两种类型。流胶型:病部初呈灰褐色水渍状,组织松软,皮层具细小裂缝,后流有褐色胶液,边缘皮层干枯或坏死翅起,致木质部裸露,干枯型:皮层初呈红褐色、干枯稍凹陷,有裂缝,皮层不易脱落,病健部相接处具明显隆起界线,流胶不明显。病皮下具黑色小粒点。叶片染病,表面散生黑褐色硬质突起小点,有的很多密集成片,呈砂皮状。成熟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初呈水清状变软,后变深褐色波及脐部,致全果腐烂。

2、病原。

病原称柑橘间座壳,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型为柑橘拟茎点霉,属真菌界无性态子囊菌。假子座发达,黑色,铺展形,生在基物内,部分突出。子囊壳近球形,埋生在子座基部,有长颈伸出子座外。囊短圆柱形,顶壁厚,基部有柄。子囊壁或柄早期胶化,使裹或子囊孢子游离在子囊壳内。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双胞、无色。无性型柑橘拟茎点霉载孢体为子座,球形埋生。分生孢子器球形,有孔口,分生孢子梗上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越冬,翌春产出分生孢子借昆虫或风雨传播,经伤口侵入。本病发生流行与气温、降水、湿度、害虫及品种有关,月均温18-25摄氏度, 利于病菌活动, 如遇雨则病害发生严重,在浙江一带橘产区5~ 6月或9~ 10月是发病盛期,红蜘蛛、介克虫为害重的植株,易发病。此外,遇冻害、涝害或肥料不足致树势衰弱发病重。金柑、 温州蜜柑较雪柑、福柑、 芦村发病率低。

4、防治方法

(1) 加强管理,除增施肥料提高树体抗病力外,主要是防冻、防涝、避免日灼及各种伤口,以减少病菌侵染。

(2)剪除病枝,收集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认真刮除病枝或病干上的病皮,病部伤口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100倍液、80%乙蒜索乳油100倍液。若施药后再用无色透明乙烯薄膜包扎伤口,防效更甚。

(4)必要时结合防治炭疽病、疮痂病喷75%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700 ~ 800倍液或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3500倍波。

(5) 也可以先用刀刮除病部后用40%多·硫悬浮剂100倍波涂抹病部,用50%多菌灵悬浮剂20~50倍液涂刷伤口,或用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100倍液涂抹病部,还可用3.3%腐殖钠·铜水剂或膏剂原液涂抹患处,10天后再涂1次。

本文内容由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