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文言文诵读教学(文言文课心得感悟)

导语:经典文言文诵读课后总结(一)

文言文诵读

经典文言文诵开办读持续有日,我们坚持“理解文言文,是以‘助解’,而非‘注解’”,以“读的对与勿逐字逐句释义”为原则,充分调动读者理解力。

现将小班与大班诵读情况总结如下:

一、小班

1、诵读文章:《曹冲称象》

2、诵读情况:

小班的孩子条件不一,或识字,或不全部认识,或需借助拼音之声调方可识读,但一致的是孩子们均需要老师句句领读,否则不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个字。在老师的节奏下,孩子们的表情是舒展的,当是体会到了语言的美。

孩子们学习能力很强,《曹冲称象》读之三遍,或可通读,或可熟练诵读,或可背诵,或可以己之解而述其意。

3、总结

读的对,节奏稳,文章所述何意,不解自明。

附件:《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曹冲称象1

曹冲称象2

二、大班

1、诵读文章:《郑伯克段于鄢》

2、诵读情况

大班的孩子于文字识别基本无障碍,但读文言文成句并非人人能做到,读句成字的孩子不在少数。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孩子诵读文言文,需要老师一对一地听其诵读,把控节奏,读顺即可体会到读文言文之快感。

大班的孩子不会读,或者读不好,甚至不能理解文章,与读不对有极大关系。读不对,即读之磕磕绊绊,久而久之,文言文犹如天书,望之生畏,敬而远之。

3、总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提是读的对,有节奏。

附件:《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本文内容由小里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