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防范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如何防治)

导语:骨松35岁是关键!5招防骨质流失

35岁之后骨质会出现疏松现象,大家必须要注意骨质疏松的发生,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还会导致骨骼脆弱,增加了骨折的危险性。平时大家需要注意适当的晒太阳,这样有利于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有效的预防疾病出现,大家需要注意合理保健,平时也要注意预防,骨松35岁是关键!5招防骨质流失。

35岁后骨量流失加速

人体中的钙有99%在骨骼和牙齿里,钙是决定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35岁前后,人体骨量达到峰值。35岁起,骨量开始流失不可逆转。此后随年龄增长,钙量流失加速。当体内钙质的“支出”大于“收入”时,若不及时“储备”骨量、补充钙质,将令骨骼质量变差,随时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健康问题。

预防骨质疏松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更是每个人终生的事。骨质疏松症不仅给人们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而且使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警惕自身,同时也要关注家人的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三大症状

骨质疏松症因为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量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就意味着有骨质疏松症,短期治疗难以奏效。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你在生活中若出现以下三大症状,则需警惕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一、腰背酸痛和腿脚抽筋。患者最常见的是腰背疼痛和腿脚抽筋,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容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

二、身材变矮。弯腰驼背,骨骼变形;驼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由于脊柱形状改变,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功能)。

三、骨折。脊椎髋部和腕部骨折常见。其中,脊柱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

慢性疾病会影响骨量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因慢性疾病及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更需要小心警惕。因为多数症状较为隐匿,无诊断特异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骨骼退化性疾病,多发生于绝经期后女性和老年人。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导致的骨量减少,从而造成骨质疏松,并且这类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平衡膳食至关重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距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推荐量800毫克至1000毫克相差甚远,缺口高达600毫克。

食物是人体摄入钙的重要来源,平衡膳食以及选择富含钙的食物对预防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从饮食中获得足量的钙,此时服用钙片,或钙加上维生素D补充剂可有助于整体健康,并且降低骨折风险。但是钙补充剂应限制为每日补充500-600毫克。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要措施。

35岁之后大家应该注意骨骼的变化,而且要合理的进行饮食,食物是补钙的主要来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大量的抽烟喝酒,其危害性非常大,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饮食,避免骨质流失,大家应该注意多运动,平时也要注意身体调养,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