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古代封建(封建有哪些)

导语:中国历史上有个神秘的群体叫“封建官僚”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有感

古往今来的史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团体。他们恶名昭彰,上能弑君,改朝换代,下能害民,生灵涂炭。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各不相同,有明君圣祖,也都有昏君庸君。而这个团体却始终如一,秉持着利益为上的原则,从没有忠孝信悌礼义廉耻的观念。没有生死,没有天地,没有敬畏。

有时,皇帝执政,用得上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剥削压榨,皇上得一,他们得十。有时,皇帝刚正不阿,想要铲除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化身邪魔,把皇帝反噬。

只有少数几任皇帝,选择无为而治,不去搭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像冬眠了一样,无声无息。

这个群体,在书中被称为“封建官僚”,可能笔者不懂政治,并未对这个群体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的剖析。但是笔者凭借对金钱的了解,一点一滴的记录了这个群体在金钱面前的反应;通过描绘金钱在他们手中的流动轨迹,一点一点的刻画了“封建官僚”的嘴脸。让这个群体的形象慢慢的,完整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我向来不愿用最恶毒的心去揣度人性,毕竟同为生灵,总觉得恻隐之心这种东西在动物的身上都会有,人的身上应该更多。但是这个群体刷新了我对人性的认识,“人性”这个词,在这个群体的面前脆弱的像一张纸。如果你不能体会,那么我用另外一个比喻也可以。这个群体在金钱的面前,就像一个没有生命的机器,只接受了一道指令,就是把看到的财富收集起来。无论手段,无论在谁的手里,即使亲人也不放过。如此纯粹。

笔者在描写历代皇帝的时候,往往能客观以待,不以个人好恶去下结论。都是以他们对当下时局的判断,在当下所实施的财政政策,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去作为评判一个皇帝的能力优劣的标准的。对于创造盛世的皇帝,笔者从不吝啬赞美,即使对于昏庸的皇帝,笔者也能客观的去分析政策失败的原因,给予最大的宽容。

唯有对“封建官僚”这个群体,笔者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厌恶。每当他们“出场”的时候,笔者的态度急转直下,用词也极尽苛刻,以至于最后词穷的时候,笔者还发出了对于不能说脏话的无奈。

最令笔者担忧的还不是他们的贪婪和破坏能力。而是他们盘根错节的渗透力和蟑螂一般的“生命力”。说到渗透力,他们往往能迅速的拉帮结伙,联姻结亲,但凡是善于钻营的蝇营狗苟之辈,都会被迅速的吸入这个群体当中。甚至在多个朝代,有政见相反互为水火的两个群体,在金钱的面前都能放下成见,变成了“抢钱比赛的两个运动员”。

说到“生命力”,在金钱的面前他们的裂变能力,是超越几何发散的存在。也正是笔者后续没有详细再说下去的东西,因为这个群体一直存在,一直存在到了当下。由于笔者身份原因,并没有在书中说透。但笔者对于当下经济运行中的“封建官僚”群体,表现出了深深的担忧。这样一个认钱不认人,对创新有着破坏能力,对任何一个阻碍都有反噬能力的团体,或许正存在在当下的经济运行当中。

天下财有定数,不在民,则在官。这是笔者贯穿全文的一个观点。而且用几百年的经济运行轨迹来证明了他的观点。本人也非常认可,全天下的钱是有定数的,如果不在人民的手里,就在官商的手中。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