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解读古玉的黑红褐沁色是什么(古玉黑点泌色)

导语:解读古玉的黑、红、褐沁色

古玉中红、褐、黑等深色沁的形成可能与天然状态下和田籽料的皮色成因类似,主要为铁离子致色。和田玉中的墨玉的黑色是含有微量鳞片状石墨而引起的,这些石墨可能是原来灰岩中的有机碳经变质作用转变而成的。

经过EDX元素分析,古玉中深色沁的部位铁元素增加1%,可以说明这是因为铁离子的加入而造成的。古玉可因风化、受热等情况而导致的物理、化学变化,造成晶体形状的改变或晶体的长大,缝隙被外来的铁元素填充使透闪石变为新生的阳起石而造成深色沁的产生。深色沁的均匀度也和原来玉石玉质的致密度与均匀度有关。

深色沁的成色机理相当复杂。一部分来源于玉石自身铁离子的氧化,一部分来源于周围环境中氧化铁的渗入,并因铁含量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如:2+铁离子—浅绿色;3+铁离子—黄色;氢氧化铁—红褐色;四氧化三铁—黑色;三氧化二铁—红色 ;氧化亚铁—黑色 。

民间经常称黑色沁的古玉为“水银沁”,深红色沁的古玉为“血沁”,红色沁的古玉为“朱砂沁”,其实都是因为颜色相近而得名,并不是其致色成因。水银与朱砂是“汞”的两种不同形态,都不溶于水,且极易挥发,杨伯达先生曾指出:“水银既不能附着玉表,更不能深入玉肌,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血液在人死后会迅速凝固并被分解,而古玉沁色需上百年时间形成,所以,血液与玉的沁色没有丝毫关系。

古玉中还有一种人为使玉器变黑的方法,称为“老提油”,始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宋代开始尚古之风盛行,人们对黑褐沁色的玉器钟爱有加,开始烧烤玉器并用植物染色。提油做色与沁色是不同的,它的颜色呆板单一,无层次感,浮浅,没有深入肌理,变化不丰富且没有阴阳面的变化特征。明清以前的老提油玉件,历经几百年,或入土,或盘玩,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温润和沉着,较难分辨是提油还是沁色。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