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要避讳(古代避讳制度)
导语:古人为何要避讳,这一文化制度何以持续三千多年
"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从商周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可谓"生命力十足"。
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有时候要"避讳"是非常不方便的,百姓不能直接称呼本朝帝王和自己长辈的名字,如果在书写时遇到这些字,还要用改字或缺笔等其他方式表达,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对有些人的人生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例如唐朝的天才诗人李贺因为父亲叫"李晋"而终身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刘温叟, 因为父亲叫刘乐(yue51), 终身不听丝竹, 不游嵩岱;还有个徐积父的,因为父亲叫徐石,所以他"平生不用石器, 遇石不践",甚至连过桥都要叫人背着他过。诸如此类的麻烦数不胜数,那么,为什么古人还要避讳呢,为什么这一文化制度能持续三千多年呢?
一、避讳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巫文化""避讳"的思想,其实跟商周时期的"巫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商朝是一个重巫的朝代,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在商朝,国家的很多事情都要靠占卜来决定,而在商周这样重巫的时期,避讳的思想也开始产生。《礼记·檀弓下》记载: "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避讳最初来源于人们对于语言的敬畏,早期的人们认为,使用人的名字,会伤害到这个人。所以,避讳自己的名字,是为了防止人或鬼对自己的加害,而当这种意识开始产生了之后,人们开始避讳直接使用别人的名字,以表达对比人的尊敬。所以早在崇尚巫术的商朝,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避讳。屈万里先生《谥法滥觞于殷代论》一文中就提到:商王虽然都有本名,如天乙名履、太甲名至、盘庚名旬、武丁名昭等,但贞人代替商王占卜却不直接称呼商王的名字,而是用"王占曰""王卜曰""王固曰"等代称,可见这时候为尊者避讳的意识就已经产生了。而到了周代,避讳就正式作为一种制度被固定下来。
二、很多朝代都曾明确规定避讳的制度,并且设立专门的官员管理从周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开始重视避讳这一制度,这种做法也被后面的朝代所延续,由于重视避讳,历朝政府不仅设立了相关的制度,还设置了管理避讳事宜的官员,这为避讳习惯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周礼·春官》云: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在周代的官制中,大史、小史都是春官属官,掌宗庙祭祀之责。这些官员的设立表明"讳"已经被国家正式承认,也表明了避讳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汉代在公车司马令下设丞、尉各一人,"丞"便有管理避讳之事的职能。到了三国时,吴国皇帝孙休为他的四个儿子独创了四个字,配好音并昭告天下,更是开辟了后世避讳造字之风。在唐代,政府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避讳的规定,《唐律疏议》作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刑事法典,其中有若干条例是对如何避讳、犯讳如何处罚都是做了具体的规定的。到了宋、明清等朝代,不仅有专门管理避讳的部门,而且对此事也是越来越严苛,例如乾隆时,江南举人王锡侯编纂了一部名为《字贯》的字书(字典之类),乾隆帝竟认为《字贯》凡例中没有对孔子、康熙、雍正、乾隆进行避讳,属于大逆不道,而降下文字狱。而避讳这一习惯,也在历朝历代的文化制度下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
三、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是避讳得以延续的文化保障儒家提倡尊君,提倡孝道,"君权"是"神授"的,"忠"与"孝"一直是被儒家文化重点强调的部分,无论是君王,还是父母,都被推上一个很高的位置,因此,"为尊者讳"就成了十分重要而又理所当然的事情,从"避讳"在各个朝代的严格程度也可以很明显得看出,避讳思想是与儒家文化紧密联系着的,当儒家备受重视的时候,避讳也就十分严格,例如汉代时避讳就十分严格,可是到了汉末,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兴起等诸多因素,儒家文化衰落了,避讳也相对宽松了一些。虽然世家大族比较重视避讳,但避讳的名目并不芜杂。唐代初年对避讳很是宽松,高宗以后才渐渐严苛,到了宋代以后,理学确立,儒家文化的体系日趋完善,成为正统文化,避讳自然也拥有了不可被撼动的根基,一直延续到清末。
四、中国中央集权式的国家结构是避讳形成和延续的重要条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君王往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避讳制度中,为尊者避讳、为皇室避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最早出现的一个部分。为家中长者避讳是汉代才开始出现的。而在君王权力相对较小的其他国家,例如欧洲的那些国家,例如日本,避讳则没有施行的土壤,因为避讳是为尊者,因为有皇帝这个至高无上者,避讳才显得如此重要,又因为国家提倡孝文化,为亲者避讳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在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由于蒙古族对避讳及其意义不够了解和重视,在这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相对宽松。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对避讳一事的看法是决定其是否受重视的根本因素。
五、汉语的语言特点为避讳的扩大提供了空间最初的避讳要求是相对宽松的。《礼记·曲礼》云: "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所谓"不讳嫌名",就是指在避讳时只避本字,而不用避讳同音字。所谓"二名不偏讳",即只要不将名字中的两个字连用,就不用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徵在","徵在"二字只能单独使用,不能连在一起用,否则就是不敬。可是汉代以后,不仅要避同音字,连单个的字也要避讳。这与汉语一字一音的语言特点是有密切联系的。而汉代以来,由于汉赋的兴盛扩大了汉语的词汇,汉语同音字变多,近义字变多,因而对同音字进行避讳也有了缘由和可能性。
总之,中国古代极其麻烦的避讳的起源与商周时期的"巫文化"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而历朝历代政府的重视,儒家文化的要求,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和中国特殊的政权结构等诸多因素,避讳这一现象得以流传上千年,而辛亥革命以后,皇帝没了,儒家文化也不再那么受到重视,避讳也渐渐退出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