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想起作文)
导语:想起欻旮旯哈
不久前,去那日松蒙古部落吃烤全羊的时候,同伴儿从羊腿上扭下来的带着筋头儿的羊拐儿(东北俗称旮旯哈也称嘎拉哈),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欻旮旯哈(欻:chua东北方言读三声)的情形。
欻旮旯哈是过去我们东北孩子非常迷恋的“满族”遗留下来的有趣儿游戏。大冬天的,外面寒冷,若能在暖热的炕上玩儿,真的很开心。
羊旮旯哈是最小巧的旮旯哈,能够拥有上四只,就是在伙伴儿们中间炫耀的资本。当然,没有羊旮旯哈,若有扭歪而大笨的猪旮旯哈,虽站不稳坐不直的,但也能对付玩儿,总比啥旮旯哈也没有强百套。
新旮旯哈一般颜色白,而在不平处会有残留的肉筋儿,玩儿久了,才能掉。随着时间的延长,旮旯哈会变得越来越黄亮光滑。当然,染了五彩颜色的就例外了。
旮旯哈有两只就能玩儿,但一般的都是玩儿四只的,而且,玩儿的人中女孩子居多。一旦费尽周折地攒够了数,再用碎布或旧袜桩什么的缝一个装了粮食的口袋就能玩了。当然,六面体的不同花色的布口袋才最漂亮,应属于当时农家孩子的一件艺术品。
旮旯哈的四个面都有名称:凸起的那个大面叫肚儿,凹陷的那一个大面叫坑儿,略平的侧面叫轮儿,凹陷的侧面叫之儿(我猜,这个名字的来历也许是因为有些像汉字“之”的形状吧)。
最好两个人玩儿,当然一个人或多个人也能玩儿出不同的乐趣来。
玩儿的方法一般是:将四只旮旯哈抓在手里,像洗牌一样洗几次,再“哗啦”一下泼到炕上,然后,看准姿态一样的,向上扔出口袋的手迅速地将旮旯哈抓在手中,且迅速接住落下来的口袋。对方在密切监督着,抓对了抓全了旮旯哈又没掉了口袋的,就是赢了,当然加分,继续下一关。否则,就是输了,必须得让给对家如法炮制一番了。这一关胜了,再洗过泼出的四只旮旯哈,分别在边扔口袋边接口袋时扳成四种不同的状态,即,扳之儿、扳轮儿、扳坑儿、扳肚儿。规则是将不是所说状态的旮旯哈分别扳成那样的。如果碰巧泼出了这个状态或差一、二只,操作起来就简单多了。碰上全是一样的,则需要扳动三只才行。这一关明显难于前一关。还有一关是,把洗过泼出的四只旮旯哈,在扔口袋接口袋时,翻到现状的反面,比如是坑儿,就得翻成肚儿等等。这些程序都进行完了,便重来。直玩儿到腻了为止。
这种游戏,看似简单,也只为打发无聊,但实际上,却是锻炼了玩儿的人好几方面的能力,比如,扔布口袋时,需要弄清楚高度是多少,估算出下落的时间,在它落到炕上之前接住口袋和抓起想要抓的旮旯哈,这是需要眼力动作思维密切配合才能行的。经常玩儿这个游戏,即便起初表现笨拙的孩子,也会逐渐熟练和自如起来。所以说,这个欻旮旯哈的游戏,根本不是别人说的落后的游戏,而是一种益智和锻炼身体的纯绿色活动。
我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不可能给我买羊杀羊而取其旮旯哈。天生爱欻旮旯哈的我,为了达到目的,只能用点儿比如送小玩意儿的小伎俩将有旮旯哈的小伙伴儿请到自己家里一起玩儿。尽管我到现在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副旮旯哈,但我当年还是把技术练到了几乎炉火纯青的地步。我的脑袋瓜没变成榆木疙瘩,在某种程度上说还真得感谢欻旮旯哈这游戏。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