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内部为什么是空的(原子内部是空心的吗)
导语:原子内部超过99%的空间都是空的,为何大多数物体都无透明呢?
原子空或不空,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从能量和波的角度去衡量,原子内部一点也不空,而而是非常“实在”。
所以,所谓的“透明与否”也是相对概念,主要取决于什么频率的电磁波能穿透物体。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何很多人会说原子很空呢?
需要从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起。在实验中,卢瑟福用α射线轰击薄金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金箔,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散射,发生了偏转。
卢瑟福就此认为原子内部是空的,只有一个核心存在。同时根据α粒子的散射角度等数据,卢瑟福计算出了原子核的半径大约为10的-14次方米。这就是我们在课本里学到的原子模型,类似太阳系结构。
那么,原子到底有多空呢?打个比方就能感受到原子的“空”了。如果原子核的直径是1米,那么原子核与电子的距离能达到100公里,而电子比原子核要小得多。
可以看出,原子内部真的很“空旷”,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如此大的间距,如果让两个原子相撞,它们穿过彼此的几率会很大,而我们又是由原子组成的,现实中为何我们不能穿过彼此呢?
原子看起来很空,实际上却很实在。这需要用量子力学去解释。
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波尔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电子能级分布”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在固定的轨道(能级)上运行,会不断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跃迁,而且只能在固定的能级来回跃迁,不能位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轨道上运行。
海森堡在波尔的“电子跃迁”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提出电子不仅仅有能级,还会同时出现在能级上的每个位置,说白了电子无处不在,表现出来就是“电子云”,实际上这就是电子的不确定性。
但这种电子云看起来很难让物体表现得很实在,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接下来泡利登场了!
泡利提出了“不相容原理”,简单讲就是:同一个能级只允许出现一个电子,不允许有其他电子存在。如果有第二个电子试图进来,就会产生某种“排斥力”(电子简并压),这就让物体表现得非常“实在”,不再是“软绵绵”的样子。
那么,为何有的物体透明,有的不透明呢?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明白,在原子内部,不同的能级意味着不同的能量,当光线照射原子时,如果照射的光与能级正好匹配,就会被电子吸收,这时候物体就不透明了。如果与之不匹配,光就会穿过原子,物体就变得透明。
也就是说,电子只会吸收特定能量的光,与能级匹配的光,然后发生跃迁,并不会吸收所有的光线。
而光的能量有大小的,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能量越大。平时我们所说的“透明”指的只是可见光,而可见光的波谱范围非常小,只是电磁波谱非常小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所说的“玻璃是透明的”,其实指的是“可见光透明”,但对红外线灯其他频率的光是不透明的。
再比如,人体是不透明的,但对X光来讲,又是透明的。可以看出,所谓的透明不透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