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合理密植的意义及原则(玉米密植技术)
导语:农民教你玉米合理密植,了解合理密植的依据,实现增产稳产
今天波雅带大家了解一下玉米合理密植,一起来看看吧!
一、合理密植的增产作用
"密"是农业"八字宪法"的中心。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结果证明,我省目前玉米产量上升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植密度偏稀。如果适当的增加株数,即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例如,禹县刘村大队一九七六年八百九十六亩夏玉米平均亩产一千零三斤,他们对获得高产的体会是:除了劣种换良种,把白马牙、新单一号换成了豫农704、郑单二号和博单一号外,改稀植为合理密植,由过去的二千多株,改为三千五至四千株,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博爱县的经验也是这样。过去他们种植农家品种,每亩只有二千株左右,实收一千六、七百株,单产只有二百来斤;推广新单一号杂交种后,种植密度达到二千六百至三千株,单产达到四百来斤;近年来,推广了博单一号、豫农704和郑单二号等杂交种,每亩种植密度增加到三千四、五百株,实收三千株左右,玉米单产达到五百斤以上。
二、合理密植的依据
玉米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子粒重量(千粒重)构成。这三个因素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必须使这三个因素协调起来,才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因为密度过稀,单株生长发育虽较好,结的棒子大,子粒多,子粒重;但每亩的株数少,穗数少,土地、空间、养分、阳光都不能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受到限制。密度过大,每亩穗数虽能增多,但由于植株过多,造成田间严重封垄郁闭,通风透光不好,单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特别是影响到后期有机营养的制造、积累和转运,以致空秆增多,穗子变小,秃顶也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显著变少变小。
虽有较多的穗数,但果穗的增加,不能弥补果穗重量下降的损失。因而产量也不高,甚至减产。合理密植能协调穗数、粒数和粒重三方面的关系。
随着株数的增加,每亩穗数相应增多,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果德重量有时比稀植的虽略有下降,但是穗数增加的幅度远比果穗重量减轻的幅度大,因而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合理密植配合其它增产技术措施,如改进种植方式,适当深耕,增施肥料、灌水等,能充分发挥增产作用。
在目前栽培条件及玉米杂交种植株较高,叶片较宽的情况下,玉米开花期的叶面积系数以四至四点五左右为宜。如果植株较矮,株形较紧,叶片短窄上举的,则叶面积系数还可适当提高。
合理密植由于每亩地上有较多的株数,有较大的叶面积,根系的营养面积也得到增加,相对地提高了对光、热、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利用率,增加了营养物质的实际积累,可以获得较多的穗数和较多的子粒。因此,也就能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子粒产量。增加密度可以增加每亩叶面积,就有提高光合作用产物的可能性。但叶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株间通风透光条件的恶化,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就会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所以,并不是愈密愈好,而是要达到合理的程度,即必须协调好增大叶面积和降低光合作用效率间的矛盾。
在这方面广大贫下中农有丰富的经验。在深耕、施足肥料、灌溉和加强领导等技术措施下,可以使水分、矿质、营养等条件,更能满足植物的需要,因而能更有力地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叶面积达到最大程度后,能够比较稳定地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下部叶片不致迅速变黄,可以缓和叶面积的增加与光合作用效率间的矛盾。
合理密植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杂交种和不同水肥条件而定。从我国南北方地区来看,总的趋势是南方的密度要大些,北方的密度要小些。这是由于玉米在南方种植一般生育期较短,植株较矮的缘故。在同一地区,春播,株形高大的晚熟种,密度应小些;中等株形或中早熟种,密度应大些。同一地区由于地势不同,气温可以相差很大。地势高气温较低,玉米生长矮小,密度就应大些;地势低气温高,玉米生长比较高大,密度就要小些。山区狭长形的小块梯田,通风透光比较良好,因此密度可较平原大些。在一般肥力高,施肥多,水分供应充足(有灌溉条件)的条件下,密度可大些;反之,密度应小些。从玉米的植株形态看,株形紧凑,叶片上冲的,密度可大些;株形高大,叶片平伸的密度可以小些。
玉米的密度,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结果,在高水肥地(亩产八百斤以上),豫农704、博单一号每亩以四千株左右为宜;郑单二号的单株叶面积较小,每亩以四千五百株左右为宜。在中等水肥地(亩产六百至八百斤),豫农704、博单一号,每亩以三千五至三千七百株左右为宜;郑单二号每亩以四千株左右为宜;水肥条件较差(亩产在六百斤以下),每亩以三千三百三十三株左右为宜。试验结果表明,密度降到三千株以下,都将减产。目前,我省大面积生产上的玉米密度多在三千株以下,因此,适当增加密度,即可提高产量。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