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什么意思

导语:“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阮籍,他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家好,我是青史回声,解读千年历史。今天讲的是三国时期,一个很纯粹的文人,他叫阮籍。

日本近代诗僧大沼枕山曾有诗曰:“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是的,纵观中国文化,真正意义上称得上风流时代,莫过于魏晋时期和晚唐时期。魏晋人物,晚唐诗赋,可以说是“真风流”的代表。唐诗,咱就不必详述,唐诗冠绝古今,老弱妇孺皆能吟之。而魏晋时期的文人才子,可以用四个字可以总结,那就是“特立独行”。没错,就是特立独行,这当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我想非竹林七贤莫属。这“竹林七贤”就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七位名士。而我最欣赏的当推阮籍,因为他性情最真,最纯粹。

阮籍

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曾有过这样一句话:“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意思是啥,就是说,阮籍驾车狂奔,行至穷途便放声大哭。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中也饱含着阮籍当时那个心境。即便才识如阮籍者,若生不逢时,也找不到一条可以走的路啊!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阮籍,魏晋一代名士,出身名门,其父阮瑀是汉末三国建安七子之一,当时建安四子先后投奔曹操父子三人,怀着实现救世理想,他们七人是当时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可是到了阮籍所处的时期,正处魏末,司马氏掌握曹魏政权,大肆排除异己。而阮籍从小深受其父影响,效忠的是曹氏政权,因此对司马氏可以说是十分反感。“籍容貌瑰杰”,他个性孤傲,有修养,不喜形于色,因为他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他从不开口一言,因此当时文化圈里要数谁最谨慎,恐怕大家都指向阮籍。

阮籍驾车

他从不褒贬人物,也不评论时事。

一个这样的人,自然引得司马家族的关注。作为当时文化圈的偶像级人物,他的一言一行关乎到一个社会的趋势,因此司马家族一直想拉拢他:司马懿在世,迫于无奈,做了一个闲职:步兵校尉;司马懿死后,也依然逃脱不了,先后被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所用,可他依然不为所动,生活上每天不是喝酒,就是发狂(当然是假装的),政治上,就沉默是金,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我就笑笑不说话,你能把我怎地。搞得司马昭都想把他女儿嫁给他,当然了,阮籍是啥人物,他大醉两个月,愣是把这门婚事给搞黄了。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善弹琴。”

正是说明了阮籍心中的苦闷,夜不能寐,起坐以琴排解。身处这样的黑暗的时代,我能在怎么办呢?只能喝酒,但他喝的不是酒,而是心中的愁。

阮籍弹琴

谨慎和狂放,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天下大乱。作为一个文人,他又能怎么办呢?一旦站错对,惹来得就是杀身之祸。身处乱世,生命是如此脆弱,所谓的礼法道德就是地上的蝼蚁,任人践踏。作为文人,谨慎是身处乱世的保命之法,而狂放和荒诞不经,谈玄、务虚,这是那时文人所标榜的,这是他们的独有的狂放,也是是他们找到的一条谨慎的自保之路。所以说,为何玄学在魏晋时期大放色彩,不是没有原因的。

《世说新语》对阮籍有这样一句评价:阮籍何如司马相如?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可见阮籍他是有多郁闷。有文采,却不得志;看似“得志”,却不敢久待;由儒入玄,然而政绩不过拆了堵墙,喝光了酒又辞官而去;和他同为竹林七贤的其他几位,嵇康、山涛,下场就摆在他眼前。

他愤懑,他憋屈,他有一肚子苦水和愤怒需要发泄,那发泄在哪里?他只能发泄在生活上,酒上,还有一些无伤大雅的语言上。以某种看似积极的态度来消极的反抗他所遭受的一切。

阮籍醉酒

咏怀诗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懂他的人自然懂。

参考资料:

《晋书·阮籍传》·唐房玄龄等人著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