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蔓枯病是什么症状(西瓜蔓枯病属于什么病害)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西瓜蔓枯病发生最普遍,最详细图文识别和防治方法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西瓜蔓枯病是什么症状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西瓜蔓枯病是西瓜生产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因引起蔓枯而得名。此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长江三角洲、黄淮地区等西瓜产区发生尤为严重。该病除危害西瓜外,还可为害甜瓜、白兰瓜、哈密瓜、南瓜、黄瓜等,常造成病株提早死亡而导致减产。
【主要症状】
叶片受害,最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以后成为直径1~2厘米的病斑。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黑褐色或有同心轮纹。发生在叶缘上的病斑,一般呈弧形。老病斑上出现小黑点。病叶干枯时病斑呈星状破裂。连续阴雨天气,病斑迅速发展可遍及全叶,叶片变黑而枯死。
叶片初期症状
后期症状
瓜蔓染病,节附近产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整齐形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的,病斑环绕茎及分杈处。
茎蔓初期症状
中期症状
后期症状
果实发病初期症状
后期症状
果实染病,初产生水渍关病斑,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稍发黑后腐烂。
提示:西瓜蔓枯病诊断时最典型的症状是先在茎蔓上劈裂,并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干燥后呈琥珀色“胶状物”。
【病原特征】
病原菌称瓜类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西瓜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顶部呈乳状突起,孔口明显。分生孢子短圆形至圆柱形,无色透明,两端较圆,初为单胞,后产生1~2个隔膜,分隔处略缢缩。子囊壳细颈瓶状或球形,黑褐色。子囊孢子短粗形或梭形,无色透明,1个分隔。分生孢子器聚生,球形,直径68.25~156μm,淡褐色;器孢子圆柱形,无色,正直,初为单胞,后生一隔膜,大小(6.13~17.15)μm×(2.94~4.9)μm。发育适温20~24℃。
田间植株发病情况
【发病规律】
西瓜蔓枯病以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附着在病斑上混入土中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合时,散出分生孢子,经风吹、雨溅传播为害。种子表面也可以带菌。病菌主要经伤口侵入西瓜植株内部引起发病。
【发病原因】
此病发生危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和栽培管理关系密切。病菌发育适温为20~28℃,相对湿度为80%~92%,在10℃~34℃范围内,病原菌的潜伏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易发病。连作、地势低洼、雨后积水、缺肥或生长较弱发病重,病情发展快;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可根据不同栽培季节,栽培形式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
2、药剂处理:播种前,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倍拌种,移栽时可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灌根。可有效控制蔓枯病的发生。
3、种植西瓜的地块要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施足底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尤以饼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使用;选择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遇雨后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彻底清理瓜园病残体及地边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源。另外,在瓜蔓下铺草也可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染机会,同时降低了湿度,从而减少或防止病害发生。
4、于病害发生前或初发时开始用药,可用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0-50毫升,或用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50毫升/亩,或40%苯甲·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25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均可较好地控制西瓜蔓枯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西瓜蔓枯病发生最普遍,最详细图文识别和防治方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