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大酉山和二酉山(大酉洞简介)

导语:大酉山,道教的第二十六洞天

位于湖南省辰溪县辰阳古城南面的大酉山,地处辰水之畔,沅水南岸,是龟山、钟山、鼓山和九峰岭的统称。这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名山,自古就有&34;&34;&34;&34;等历史传说,更是被道家尊称为第二十六洞天。

远古时期,大酉山叫作丹山,因此处蕴含丰富的铁矿石,而丹山各丘陵有洞穴相连,洞穴水滴丹砂,故名丹山。古人在炼丹砂时衍生了傩,在傩的基础上又衍生了道教文化。故此,在大酉山上便吸引了无数修道归隐炼丹之人。

相传4000多年前,在沅水东南枉渚河口的一座大山上隐居一位儒雅之士,叫善卷。尧南巡洞庭苍梧时,曾上山拜问善卷先生许多治理天下的大事。先生的侃侃而谈,令尧非常感动与佩服,遂拜善卷为师。尧老了,将位让于舜。舜知善卷为尧之师,欲将位禅让于善卷,善卷婉拒,并从此藏入深山过着

归隐生活,直至仙逝。

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周穆王便在大酉山的二酉洞中藏书,穆天子死后,葬于辰溪大酉山。《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湖广通志卷八十一之四十七》载:&39;鼓山&34;钟鼓洞在县南,龟山石壁峭立,入数十步,二石悬焉,扣之作钟鼓声。&34;见说水南多异迹,岸头时有钟鼓声。

秦朝时期,始皇焚书坑儒,秦博士伏胜,为了躲避秦皇的&34;而不远千里将书藏于大酉山的二酉洞(大酉洞、小酉洞)中。《辰溪县志》载:&34;见《辰溪旧志·古八景》云:&34;我们常说某人有学问,便会说&34;,这典故便出于此处。

据《太平广记》载:大酉洞列为&34;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此处的龟山炼丹修道,其出身于一个以放排撑船为生的贫寒家庭。张果老心地善良,以孝著名,他做事执着,悟性极高。传说他遵循仙翁指点,潜心在辰阳龟山大酉洞内炼丹修道。由于痴迷与执着,历行数年寒来暑往,他终于修成正果。《辰州府志》载:&34;《辰溪县志·山川卷五》云:&34;

位于大酉山麓的大酉观,是辰溪县著名的道教场所。大酉观始建于北宋年间1008-1016。后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县曹行健重建。大酉观历史悠久,建筑工艺精细、考究,历代均有过境官吏和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旅游,1983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内容由小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