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对立面的关系和转化问题的区别(对立面的关系和转化问题是什么)

导语:对立面的关系和转化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八、九卷中,提出和论述了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两对范畴(可以说是辩证法的形式和内 容,可能与现实这两对范畴的早期形态),并讨论了对立面之间 的关系和对立面如何转化的问题。

列宁十分注意这个问题,并摘录第八卷第五章的有关这方面的思想。亚里士多德说,“这种或那种物体的质料同它的对立面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难题。”的确,对立面的同一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是争论得很多也是难以统一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和非存在的同一,但他又承认现实世界是运动变化的。那么如何来说明运动变化呢?他就通过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认为:一切现实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赋于质 料一定形式的现实事物,就不能存在相互矛盾的因素,不能既是又非是;对立双方不能现实地同一,但可以潜能地同一。他说: “同一事物在潜能中可以同时涵有一个成对的两端,但在实现 时,就不能再涵有两端了。”同时,对立双方也可以一方潜能另一方现实,由潜能的对立一方转化为现实的对立的另一方,这就是变化。

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既否定了现实的存在与非存在的同一,又肯定了运动变化,并以“潜能”来 代替“非存在”,把事物的产生是从非存在向存在转化,说成潜能的存在向现实的存在转化,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探索和论辩,充分表现了他在对立统一周围兜圈子,同时也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角度丰富了运动变化的辩证思想。

关于具体物体的质料同它的对立面的关系,也就是潜能中才能有对立面同一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是事物的基础,形式是事物的本质,二者统一是现实的具体事物,质料如未赋以形 式,那只是没有规定的东西,只是一种潜能,于是质料和潜能是相当的,事物的生成和变化,也就是本质(或形式)的变化,它都必须 以质料为基础。

他说,不是一切对立形式,一切对立双方都能互变互生的,只有依附于一定质料才能互变互生。单纯的“黑变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一个黑脸变为一个白脸,”由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就质料的潜能而言,对立面可以同一和互 变。“举例来说,某人的身体就其潜能来说是健康的,而健康和疾病是对立的,那么这个人的身体是否就会既可能健康又可能有病 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可以的。

但就形式的现实而言,对立面就不能同一和互变,例如,“活人是否按可能性来说是死人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能,因为活人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是现实的人,不是死人的质料,只有身体才既是活人又是死人的质料,死人和活 人互变必须还归于它们的质料才有可能。

他在第九卷中也说:“凡能有所作为的,总是一样能做相对反的事业,人能做好事,也同样能做坏事,每一潜能就包涵着这两端;同一潜能致人健康也致人疾 病,致静也致动,建设也破坏,引动建设也引发破坏。这样,潜能 同时涵有各个对反;但相反两项不能同时存在,相反的实现也不 能同时见到,例如健康和疾病不得两存在”

总之,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是可贵的, 但他又具有把二者割裂的错误倾向,他反对存在与非存在的同一是错误的,但在潜能中又承认对立面的同一和转化,又是合理的因素。他是动摇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他关于形式和质料、 潜能和现实的一些合理因素,关于质料和潜能中对立面的同一和 转化的思想,对于辩证法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列宁注意这一思想,正是为了考察古人对辩证法的探索。

数学的抽象和认识论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认为,数学的对象是现实具体事物的“数量的东西”,即关于数、点、线、面等的普遍属性,这些东西不能脱离事物,但人们可以抽象出来作为数学研究的对象。他反对柏拉图派的“哲学家们”把理念和数学的对象看作可以脱离“此岸” (现实、感性)世界的东西(本体),也反对把数学的东西当作 介于理念和感性事物之间的第三者。

同时,他也不主张把数学的对象等同于具体事物,他说:“无论如何,不会是此岸的东 西。”也就是说,数学对象不是现实事物本身,而是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普遍属性。数学家把热、重量以及 其它“感性的矛盾”撇在一边,他注意的“只是数量的东西。” 这些关于数学抽象的思想,显然是合理的。

同时, 亚里士多德也指出,事物都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都是暂时的, “但如果除了具体事物以外还存在着什么东西,那么,这显然就是形式和形象。然而,讲到形式和形象时,我们很难确定那些事 物具有形式和形象,而那些事物则没有。”这后一 半的话,中译本中为“那么何种形式为可能分离而独立,那些又 不能,现在很难分明。”

在这里,亚里士多德 一方面主张形式不能离开质料,另一方面又认为有的形式可以分 离而独立,这就为他作为“第一推动力”的所谓“形式的形式”留下了伏笔。因此,列宁对此的评价是:“这里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但这是偶然的,不彻底的,尚未发展的,倏忽即逝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把点、线、面等属性当作本体的观点,列宁认为他对“数学哲学”的“困难”作了“质朴的迷说”,并指出他“卓越地、明确的,清楚地,唯物主义地解决了这些困难(数 学以及其它科学把物体,现象、生活的一个方面抽象化)。但 是,作者没有使这种观点贯彻到底。”

列宁还注意到自己所读的 《形而上学》一书的德文翻译者施维格勒的评注,他也指出亚里还士多德肯定“数学的东西是感性事物的抽象。 ”引证巴塞尔的哲学教授费舍也谈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即唯物主义)。

总之,亚里士多德关于数学对象的看法,关于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的看法,是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的,但又是尚未展开的和不彻底的。他对毕达哥拉斯关于脱离感性事物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的学说的批判,即对夸大抽象与一般 使之成为独立本体的批判,是有价值的,列宁从中进一步揭示了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问题,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已有总结,列宁在这里进一步补充和具体分析了这一问题。首先,列宁指出,无论原始的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以及宗教唯心主义,都是把人的概念和概念反映的一般看成脱离具体事物的独立自存的东西(而且是决定具体事物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样的。

其次,他们都是由于认识的二重化产生的。人类只要进行认识,特别是抽象的认识,就能把世界变成二重世界:现实世界和观念世界。这就有可能产生唯心主义。列宁指出:“人 类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宗教)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于最初 的、最简单的抽象中。”

可见,如何看待抽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三,列宁进一步具体和全面地分析人类认 识活动及其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性:“智慧(人的)对待个别事物,对个别事物的摹写(=概念),不是简单的、直接的、照镜子那样死板的动作,而是复杂的、二重化的、曲折的、有可能使 抽象的概念、观念向幻想(最后=神),转变(而且是不知不觉 的、人们意识不到的转变)。”

因此,千万来不得形而上学,不可搞直接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否则就会陷入幻想而走向唯心主义。最后,应该正确对待幻想。唯心主义是荒唐的幻想,但幻想不等于唯心主义,只是不知不觉走上唯心主义的跳板。它本身是人类认识的能动因素,列宁说:“即使在最简单的概括中,在最基本的一般观念(一般 “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

幻想不但在文学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在数学上 也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所以,列宁认为 否认幻想对认识的作用是荒谬的。但是,又必须区别“有益的幻想”和“空洞的幻想”,在幻想问题上来不得一星半点的形而上 学和主观主义,因为人们总是通过幻想陷入唯心主义的。列宁这些论述大大丰富了关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理论,进一步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综上所述,在这个摘要中,列宁深刻地分析和评价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总特点和他对辩证法的探索,特别是对个别与一 般、具体与抽象的对立统一关系,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问 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提出了一些精辟地论点。认真研讨列宁这些贡献,对于丰富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法认识论,具有重大意 义。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