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如何看待婴幼儿(什么是婴幼儿重要的认识渠道)

导语:你怎么看待婴幼儿的两大秘密武器---作可爱状和作可怜状

一、婴儿天生的专长是什么?

“婴儿天生的专长就是“作可爱状”和“作可怜状”,让父母情不自禁地去安抚和照顾他们”。有时候想想,还真是这个样子,这是我在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书籍上看到的,具体是什么书已经不是很记得了,作者总结得非常到位,翻译也很给力呀,可爱就自不必说了,我们家小朋友自出生开始到现在,没有哪一天不让我觉得可爱的,不论是自然表现还是有意识的故意为之。

二、作可爱状

比如,在他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当他掌握了某项新技能或者他做了某件他认为很自豪的事情时,他会抬起头来朝我这边看,那表情简直可爱的不要不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会尝试着模仿我的一些动作。其实不仅仅小盆友是这个样子,我们大朋友们在拍照的时候不有时也要求摆各种可爱的造型吗?有人说自己不善于摆造型,天生就不适合拍照,这种说法看来大谬,不是不会而是不愿,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这一点,在我们老大出生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很深的体验和感触,到了弟弟出生到现在,这种感觉更加明显。每次从家出发去单位上班,他都会奶声奶气地跟我说,爸爸上班了,下班回到家,一进家门,又会第一时间看向家门得方向,跟我说,爸爸下班了。当然,有时候,他也会表现得很急切,看我可能又要出去,就会带着哭腔说,爸爸跑了,或者看到妈妈要出去,也会说,妈妈跑了,还会举一反三,让人哭笑不得。我依稀还记得,这是我有几次,跟家里人说,我要跑了,在潜移默化中,他就学会了说这些在我们大人看起来很有意思的童言童语。

三、作可怜状

可怜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哭,刚出生的时候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是自己不舒服了,就放声大哭,大一点儿了,就懂得不是每次都要号啕大哭的,这样自己也会很累,慢慢地就看情况去了,先试着哼唧几声,看周围照看自己的人有没有反应,如果自己的诉求马上有人回应,自然不必继续下去了,如果没有,那哼唧的声音越来越大,如果还是没有,那就只能上杀手锏了,泉水般汹涌而至的泪水间杂着雷鸣般的哭声,怎可怜两字了得?

四、父母的反应

当此之时,不论是家中的老人还是父母亲,看到小盆友哭的稀里哗啦,很难把他们丢到一边不管的,只是有的会不分情况一味满足(比如,一哭马上抱起),而有的则会有意识地去训练小家伙自己应对一些他们原本自己可以处理的情况(除非情况特别紧急,一般是先不抱,看情况,等稍微镇静下来了再去安慰)。

五、正确对待

当然,古代先贤早就告诉过我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哭闹其实也是孩子表现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虽然不是太合适的方式。“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的需求就越来越隐晦,特别是在与父母的联结方面”,说的真好,的确如此,人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接触外界信息越多,他们顾虑也就越多,从而越容易隐藏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们会逐渐发现言多必失。我如果什么都不说,父母自然什么都不知道,父母什么都不知道,我受到的责备就越少,我就越安全。“因此,海恩斯认为,主动联结从此就成为父母的任务。”

小的时候,父母们大体做得还不错,等大一点了,就认为自己可以轻松一些,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去给予更多的关注。“事实上,我们的工作是坚持联结,要透过孩子表面的对抗与不端言行,看到他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更多的关怀和抚慰。当然,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拥抱,毕竟他们也需要展翅飞翔。但是对孩子来说,探索世界时知道父母正在旁边为他欢呼加油,这种快乐的感受,与孤单、抑郁、难过和寂寞是截然不同的。”

六、父母当勉力为之

我也在想,我是没办法给小家伙留什么家产的,一方面是能力有限,一方面是无此必要,林则徐说过一段经典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单就林则徐的这段话而言,我信一半,因为如果为人父母既无办法于子女在物质上面给予更多,那就必须要在教育上面付出必要之心血,不然,生下来干什么?所以子女是贤还是愚,关键在父母,父母之于子女的教育,当心心念念,勉力为之!

本文内容由小林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