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东汉末年到三国人口变化(东汉末年人口减少多少)

导语:东汉末到三国比西汉人口降低了75%,很多“洛漂”,大城市密度大

西汉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以关东为大密度区,以关中、南阳、成都三地为最大密度区。

西汉从疆域分布上来说,人口主要集中在关东,即北自渤海湾,沿燕山山脉而西,西以太行山、中条山为界,南自豫西山区循准河至海滨之间的地区。在这一范围内,人口平均密度约每平方公里77.6人。这个数值是什么感受呢,和如今的黑龙江每平方公里80.06人的人口密度接近,大约是现在吉林省的人口密度的一半。约为山西人口密度236.07人/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为福建的四分之一,为河北省的五分之一,为浙江省的五分之一,为广东省的八分之一,为江苏省的十分之一。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其中仅鲁南山区、胶东丘陵和渤海西岸人口较稀,其余人口密度均接近或超过每平方公里100人。这一地区面积仅占西汉疆域的11.4%,人口却占60.6%。关东以外的地区虽然没有连成大片的人口稠密区,但关中平原、南阳盆地、成都平原的人口密度也接近或超过每平方公里100人。关东平原中首都长安及周围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到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以上,为全国之冠。今天的京津密度为1300人每平方公里,可以设想当时的国都人口密度真的不低。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北方以河西走廊、东北缘边地区人口密度最低,但仍略高于南方。

西汉时期,河东、河内、河南,即今山西、河南交界处及黄河以南的一些地区人口比较稠密。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狭小民人众。”今山东地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邹、鲁、滨、洙、泗及沂、泗以北,“地小人众”。今河北中部和关中地区是“四方辐”之地,人口也十分密集。此外,司马迁还记载了当时一些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这便是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东北地区和江汉地区,“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西汉建立后,沿袭了秦代迁徙豪强的措施,“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侯功臣于长陵”。以后,又曾多次迁“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于诸陵”。从西汉初至汉元帝初的一百多年间,大批为官士人移居三辅至西汉后期,移民及其后期已占当地人口的半数以上。这一地区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蜀郡周围以成都平原为主,自战国后期即接受来自关中的秦国移民。秦朝和西汉前期,这里仍然是关中和关东移民的定居地。准南吴越在战国时是西汉初为各诸侯王国的封地,由于各王国纷纷招揽人才,许多文人、儒生、策土从各地纷纷流入。

西汉时期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属于明显的相对停滞期,人口重心始终位于黄河中下游,没有大的变化。在全国的13个州中位于黄河中下游的究、青、冀、豫、徐、司隶六州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其余各州。

东汉的人口分布基本情况与西汉不同的是:关中平原和西北地区的人口数量较西汉时期显著减少,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今河南南部及长江流域的湖南、江西及江南地区,人口比西汉有较大的增长,长江以南的某些地区人口呈数倍增长。

两汉之际,全国人口分布经历了一次大的突变,经过社会动乱和战争,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减少37%,整个黄河流域减少幅度达42%。与此相反,原来人口稀少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却分别增长了0.5倍和1.4倍。但黄河中下游仍保持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两汉之际,全国人口流动比较频繁。由于国都的东迁,洛阳吸引了很多移民和流动人口;这一时期,有不少移民和流动人口迁人西南蜀地、东南的吴会和西北的凉州。

人口流动影响到两汉的人口分布,原来人口稠密的三辅地区,西汉时人口已达240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人口锐减。东汉政治中心的东移,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为下降。而洛阳附近的豫北地区,人口则大为增加。

东汉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普遍减少,而长江流域人口则普遍增加,反映了东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逐步开发。西汉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司、豫、究、冀、青、徐等州,聚集了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至东汉后期,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如扶风的人口原为83万,东汉时锐减为9万。西汉时并州人口为330万,东汉时减少到69万。

除社会经济状况外,两汉人口分布,还受到当时朝堂因素的制约。西汉定都长安,京畿三辅地区的渭水平原是当时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东汉迁都洛阳,三河地区的人口密度显著提高。根据学者的有关统计,两汉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者,有西汉的平原郡、济阴郡、颗川郡、清河郡、河南部、巨鹿都、陈留郡、东郡、东平国、鲁国、缁川国、高密国、广平国;东汉的颍川郡、渤海郡、平原郡、陈国、安平国、清河国、任城国、济北国。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汉的郁林郡,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6人;东汉的朔方介城郡仅7843人,人口密度不超过每平方公里0.2人。

本文内容由小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