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夏日蝉的古诗(夏日听蝉)

导语:夏日观蝉:看艺术品中的蝉文化

图1

图2

图3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忽然闻得蝉鸣声声,蛙声一片,才知道夏天就这样到来了。的确,蝉鸣,是夏天不可或缺的乐曲。而且,蝉还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大约在石器时代晚期,便已经有蝉文化的出现。今天,笔者就从几件古物蝉入手,来品一品我国的蝉文化。

图1所示是一只石蝉,产于夏代时期山东齐山的东夷部落,它为石头质地,长35.5厘米,宽11.4厘米,高17.8厘米,重达4.1公斤。由于是远古时代的先民所制,看起来还很粗糙,不过已经具备蝉的形态,就像一只趴在地上的蝉。它的头、眼睛、腿、翅膀,都进行了刻画,在头部下方,有穿孔,大约可以佩戴。不过,重4.1公斤的蝉,戴在脖颈里显得很是沉重,抑或是远古先民祭祀所用。

自商周有玉器出土之后,人们便把玉雕成蝉的形状用来陪葬,一直到汉代仍在使用,这种风俗传承上千年之久。在当时人看来,蝉从地下爬出,死去之后第二年还能再出来,是可以复活的,他们希望人死之后也能如此。图2所示是一只汉代陪葬和田玉蝉,长4.3厘米,宽2.1厘米,高1.3厘米,有穿孔,可以挂起来佩戴;因年代久远,已经有“血沁”存在。血沁是玉成为陪葬品以后,死者的血混着泥土渗透所致。

明清时期的家具以及器物上,时常也能看见蝉,因为蝉和“缠”同音,腰间的玉带有“腰缠万贯”之意;蝉之鸣,通“名”,如果蝉附在荔枝上,便有“名利双收”的含义,寓意非常丰富。图3所示是一只民国时期的银蝉,长4.5厘米,宽1.7厘米,高3.1厘米,通体银色,形象逼真,就像一只蝉趴在树梢上,准备鸣奏高歌一曲。尤其是它的六条腿,作为支撑非常牢固,让人不禁赞叹它的奇妙。

悠悠蝉鸣,声声夏天。身在都市中,突然听得一声蝉鸣,也是一件幸事,更何况还有这么多丰富的古玩蝉,细细把玩,更是乐事一件了。

本文内容由小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