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加强皇权措施(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意义)
导语: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丞相,朕看内阁完全可以治国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不断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来,皇帝统治的最大内部阻力则是来自丞相。丞相自秦朝设立以来,便始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他甚至还具有“封驳之权”。就是拥有一票否决权,可以驳斥皇帝的命令。在先秦时期,就有相之名但其地位要远高于丞相。
《史记》“丞相者,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的主要任务就是辅佐皇帝管理国家,是为百官之长。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名相比如“乘舟梦日边”的伊尹还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姬旦。荀子曾评价其二人道“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还有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和“一言为重百金轻”的商鞅。杜佑曾说“齐之霸也得管仲,秦之强也得商鞅”。
一、 两权相争,不亦乐乎这些千古名相,都对自己的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君王在政权未稳之际自然是求贤若渴,就像“使洛阳二顷田,安能配六国相印”的苏秦。他自身能力非常卓越,所以自然会得到人赏识成为六国之相。“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能力越大自然受的猜忌也越多。
1、家天下的威权统治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古代都是讲究“家天下”。皇帝就是一家之主,站在金字塔顶端把控权力中心。但皇帝的精力毕竟有限,大的宅邸还都有管家何况是偌大的王朝呢?而丞相,就可以理解为是管家。
《史记》中说,因为皇帝自己不可能凡事都亲力亲为,所以君王必须将手中的权力分散出去。而分散权力的集散点,就是丞相。而丞相的气焰过盛,权势滔天便有可能危及皇权统治。所以二者是相爱相杀,既要用他还有防他。
因此,说中国封建统治历史就是一部皇权与相权的较量史毫不过分。为了遏制相权过重,历代帝王都各显神通。但除非是牢牢掌握权力的皇帝,否则资质平庸者是毫无能力撼动的。
2、斗争拉开帷幕
秦朝由于存在时间短暂,皇帝和丞相还没来的及明争暗斗就已经大厦倾覆。西汉时期,到了汉武帝刘彻继位,他深深感受到了束缚。根据《汉书》记载,后宫中窦太后处处掣肘,朝堂上大臣也看其软弱可欺。以丞相为首的百官,蓄意刁难使得其本人非常反感,终其一生共换了十三位丞相。
因为急于得到支持,所以汉武帝任用丞相时有许多都是自己的亲戚。比如许昌和田蚡等,但天家不同于寻常百姓皇帝自然也是生性多疑。像许昌其在位时有些许政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源于他“为儒家为正统也”的言论。但他受窦太后恩惠,只做了四年丞相就被免职了。
田蚡是汉武帝的亲舅舅,《史记》中“其二人形影不离,俯首相依”。在汉武帝没有继位时二人便经常一同玩耍,刘彻登基后之初便“敕田蚡为武安侯,配享太庙”。但田蚡当上丞相之后便极为嚣张跋扈。年轻的武帝气愤的说“朕为帝,理应亲自封赏百官,卿奈何夺朕之权?”
汉朝时,丞相下属“十三曹”,囊括了工农商业,诉讼法典,人事任命等等。汉武帝此时就像现在的日本天皇,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但并无实质作用。仅供人观赏,但并无实际用途。田蚡又愈加放肆,卖官鬻爵。《汉书》记载,田蚡明码标价封疆大吏为三万五千石;盐铁贩运两万石;诸如减免刑期和田地私授等都有价格。
汉武帝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汉书》“遂设立内外朝,个中事由均受其直辖”。为了削弱田蚡的权力,他愈加看重身边之人。遇事不再与田蚡商量,而是直接找亲信处置。田蚡气急败坏“陛下夺吾之权,如要吾之命矣”。借助这个政策,刘彻在斗争中赢得了胜利。
《汉书》“武帝更十三人相,善终者少矣”。但这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使得其再也不愿相信任何丞相。在位时,他不断的更换丞相。卸任之人有四位自杀,三人被杀,四人无故身亡。
二、 愈演愈烈,步步蚕食汉武帝此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权,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朝之人大都为皇帝亲贵并无才华,所以两汉的灭亡与此不无关系。西汉,是因为“王莽篡权”而亡这是外戚干政之故,东汉是因宦官干政而亡。这些人只会蓄意的讨好,并不能认真的履行职责。
1.权衡利弊,分权而治
鉴于汉朝的前车之鉴,内外朝制度显然是不适合王朝的可持续发展。隋文帝杨坚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又加以完善。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所以说,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却不一定是丞相。
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权力得到分化。由原来的丞相一家独大,变成了群里群策。为了防止“三个和尚没水吃”,便设立了政事堂。《旧唐书》“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北宋的赵匡胤投鼠忌器,他自己得位不正篡权而立,自然对手下大臣也是小心翼翼。《宋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他设立了中书门下省,以限制宰相赵普之权。而后因赵光义得位不正,赵普表态“臣愿备枢轴以查奸变”。
自愿充当鹰犬,为其平定议论。所以皇权此时对相权地位有所抬升,赵光义做出了妥协。王安石变法之后,为了解决“冗官”问题又将三省合并至尚书省。这时的相权再度可以抗衡皇权。
《元史》“世祖设中书令,左右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丞相在元朝的地位可见一斑。比如伯颜、脱脱等名相皆是元朝上层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权利之大甚至可以左右太子人选。
三、罢丞相,设内阁1.胡惟庸案件为导火索
朱元璋白手起家,亲眼见证了元朝的败亡。他明白,必须要限制相权发展,否则将会落得相同的下场。从底层而起,所以他也更加珍视手中的权力。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手段也非常残忍。
胡惟庸自朱元璋未称帝时就鞍前马后,也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做了八年的右丞相。以其为首的淮西势力集团极度膨胀,随意打压官员。《明史》中刘伯温去世,就是因为胡惟庸给他抓的药。这个“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的治世之能臣就此陨落。
虽然朱元璋并未追究其罪责,但心中肯定也留下了阴影。直至公元壹叁捌零年,朱元璋出宫观赏祥瑞时,顿觉胡惟庸府邸漫天尘土还传来甲胄碰击之声。其家中果然藏有大批手持武器的士兵,图谋不轨。朱元璋盛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之名当即绞杀胡惟庸。
接着便开始了一场,历时十二年的大清洗。受牵连的官员及将士高达十万以上,而被处死者也有三万余人。并且斩杀了皇亲国戚李善长的全家,七十余口。此外,又彻查“蓝玉案”,将蓝玉的势力也连根拔起以免他觊觎丞相之位。
朱元璋此举第一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被他人篡权。第二是自己的儿子朱标死后,担心孙子朱允炆上台后会有人给他出难题。所以才弑杀了许多功臣,废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的勤政是出了名的,《明实录》“十日内,太祖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三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四百八十三件”。也就是说在八天之内大约每日需审计奏札二百多件,处理政务四百多件。
他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但其并无任何权利。只是在一旁为朱元璋磨墨,或者替朱元璋写几个字。当朱元璋问他们意见是,才能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过也不敢过于说实话,因为有了胡惟庸的前车之鉴,自然是诚惶诚恐。他们就相当于皇帝的文秘,此为内阁雏形。
胡惟庸的被杀标志着此消彼长的皇权相权之争,正式落下帷幕。皇帝的权力自此再无约束,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并不是每位皇帝都能像洪武大帝一样,勤勤恳恳。就算再喜欢权力,也还是需要得到休息。
2.燕王称帝设内阁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成功的由等待削藩的王爷变作九五之尊的皇帝。显然,他没有朱元璋的勤奋。于是便选拔各路人才,进入文渊阁,此为文渊阁学士。这便是内阁制度的开端。
内阁自此正式走向历史舞台,但这些人员不具备批奏审议的权力,也没有质疑之权。所有内容经由他们之手呈报给皇上,进行朱批。在嘉靖年间,因为他自己的懒政,怠政。严嵩父子主政庙堂二十载,内阁才有了替皇帝批复各种奏章之权。
而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仗着皇帝的信任,将六部全都归于内阁门下,同时还经常替皇帝制定票拟。虽然说大家称其为张相,但只是他的权势到那个级别罢了。名义上,还只是首辅大臣。所以国家大事,只是经由他计划实施,至于行不行的通还是需要皇帝的御笔朱批。
四、结语千百年来皇权相权之间,明争暗斗最终还是皇帝更胜一筹。废黜了丞相之位,但这并不见得是好事,如果权力不受制约必将为所欲为。到了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其中官员无明确品级无明确俸禄,时时刻刻卑躬屈膝的跪着,标志着极权统治达到了顶峰。而物极必反,太过于极权最终只会导致瓦解。
参考文献:
1、《史记》
2、《汉书》
3、《明史》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