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是什么意思(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哲学道理)

导语:317《论语》探秘——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是什么意思(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哲学道理)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

《论语》为什么这么写?

答:此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告朔”。“告朔”的功能之一是给百姓通告历法,然后百姓可以依据之从事合时的农务。 所以可以翻译成:“有利于百姓生产的,是万万不能省的”

孔子当然是重视“礼”的。编者单独写一讲“礼”之重要,没有必要。《论语》是很精致的, 每一章是相当于《论语》的结构不可或缺的。此一章更多的是突出利于百姓生产的“礼”的重要性。 要点在于“百姓”,体现了孔子思想“民重于君”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对领导尽礼,人们认为是谄媚。”

《论语》为什么这么写?

答:此处和上一章正好形成互注,是说 给领导办事,礼的重要性反而没有那么强。如果尽“礼”可能有失仁义。

本章也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民重于君”的原则。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说: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此章和上面两章的意思差不多,孔子认为周朝的“礼”也有不合适的地方,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意” 。但是不能说得太直。再乱的“礼”总比没有“礼” 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体现了孔子忧国忧民之诚心。

此处还解释了人能弘道的方法之一:存在即是道理,我们可以去改变存在。

但是有时候说出来不如不说, 更应该在接受天意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改变。 在量变上下功夫,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