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公孙恒的侍卫扮演者(长歌行公孙恒为什么死了)
导语:《长歌行》公孙恒为了全城百姓不惜以身殉道,他为何非死不可?
在迪丽热巴和吴磊领衔主演的古装剧《长歌行》中,我们见识了盛世大唐繁华背后的刀光剑影,也见证了很多为大唐昌盛崛起的前赴后继、忠君报国的志士们的血与泪。其中㮶州城刺史公孙恒为了全城百姓不惜以身殉道,可歌可泣,看罢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在剧中,㮶州城地处大唐疆域的边缘,时常面对草原部落的侵袭,同时也是大唐抵御外来侵略的第一道防线。公孙恒是㮶州城的父母官,他一直坚持力拒强敌,面对强大的劲敌阿诗勒部的骚扰,他屡战屡胜,赢得全城百姓的爱戴,也树立起非常高的威望。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公孙恒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尤其是在遭遇司马图总管的陷害之后,虽然后来凭借李长歌“借刀杀人”之计勉强挽回局面,但公孙恒还是独木难支。当阿诗勒部的精锐鹰部来了之后,公孙恒为了避免㮶州城被攻占后的屠城行为,选择跟鹰部的首领投降,但是有一个条件是阿诗勒部进城后不能杀害老百姓。同时,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公孙恒愿意献上自己的人头作为交换的条件和礼物。
公孙恒交待完了身后事,他让秦老与绪风日后追随李长歌,相信长歌定能守护好州城的百姓。公孙恒心意已决,秦老与长歌劝说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孙恒拔剑自刎。忠良之血溅于娇嫩花朵上,长歌落泪不止,公孙夫人来到书房,她虽然万分悲痛公孙恒的离开,却也深知公孙恒并非牺牲,这是公孙恒作为守城之军最大的荣耀。
看到这里,喜欢《长歌行》的观众不禁要问:虽说公孙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不惜以身殉道,但是他现在有了李长歌作为强大的左臂右膀,计智百出,完全可以困守孤城。就算是交出城池,也可以谈条件,为何非死不可呀?
我觉得,这里确实有太多不合理之处,可以说是为了剧情推动强行让公孙恒下线领盒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后面的剧情进行反推。
一、李长歌抱着公孙恒的首级出城献降后,恳请阿诗勒部按照约定放过全城百姓,但是阿诗勒部士兵并不答应。可以说公孙恒愿意献上自己的人头作为交换的条件和礼物并没有得到阿诗勒部鹰部的认可,那么作为一名饱读诗书,深谙“夷夏之辨”的刺史大人,加上他跟草原部落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公孙恒难道不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而且跟这些人谈条件无异于与虎谋皮吗?他又何必作茧自缚,甘愿自杀成仁呢?
二、再看如果公孙恒不以身殉道,㮶州城能否保下?剧中很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能。当李长歌看到阿诗勒部不守约定想要屠城时,毫无畏惧之色表示若阿诗勒部想要全城百姓性命,她拼尽了全城百姓也会同阿诗勒部玉石俱焚。李长歌可以,换句话说,公孙恒也可以,而且公孙恒是刺史大人,更加是名正言顺。
三、虽然剧中最后阿诗勒部没有屠城,但是这个功劳并不是公孙恒以身殉道感化了“侵略者”,而是李长歌凭借主角光环加持达成的。也就是说刺史公孙恒的死活其实对全城老百姓的死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阿诗勒隼(也就是穆金)能得到李长歌而已。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刺史公孙恒的以身殉道其实并不可取,他完全可以采取的别的方式下线,完成自己作为一个工具人的使命。当然,公孙恒一直用自己的能力去保护自己的百姓。这样的官员,确实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官员,也是值得歌颂的对象。但是结合剧情上下,编剧此举除了强行给女主制造一个“美强惨”的人设之外,并无十分合理的剧情驱动,可以说是逻辑败笔。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
本文内容由小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