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周代青铜器的作用(青铜器映射出西周礼制的等级特征)

导语:周代礼器青铜匜的发展、衰落

夏商周三代,以周代礼制最为完备,西周时期建立了完备的礼器制度,以周公制定的《周礼》为典范,西周也有大量与之对应的青铜礼器,其中不乏形制奇特的青铜器,匜就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种。青铜匜的类型多样,使用功能也由盛酒器发展为盛水器,在两周之际其形制和功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值得关注与研究。

一、西周青铜匜的起源及特点

任何一种器物皆有源起的初期阶段,青铜匜也不例外。在商代晚期已经发现有青铜匜,但形制与觥相似,一直被学者称为觥,《博古图》、《宁寿古鉴》中多存在觥、匜相混的情况。直至西周早期青铜器觥、匜仍存在定名定性的争议,如衡阳出土的牛形铜匜也被称为觥,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匜也称为觥,司母辛匜是一种盛酒器,外形模拟动物,形似猪(或鹿)的怪兽。

司母辛匜

匜作为盛酒器具在晚商未得到普遍应用。西周初期的青铜匜显然直接承袭晚商青铜匜而来,也与觥形制相似。至于商晚期出现的匜,一般认为是觥或瓢发展演化而来,从功能起源上来看更趋近于觥,同属于盛酒器,而瓢则是盛水器。

西周早期的青铜匜与商代的青铜匜功能相同——盛酒,这也是青铜匜最初的功能。此时青铜匜模仿各种动物,而且多带盖或滑盖,可以保证器内所盛美酒不会洒出;匜底部带有四足,一般做成兽足形态,下部有较大空间可以进行加热,以便进行温酒。类比同时期其它青铜器来看,匜与盉最相似,有流、鋬,酒从背进,然后从兽口流出,典型代表如朕匜(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此匜整体像一只羊,盖前端为兽头(可能为虎)且宽流直口,口缘饰兽体卷曲纹,平盖面呈琵琶形,四兽蹄足。内底和盖连续铭文157字。这也侧面反映出西周初年对商代各种类型及礼仪制度的继承与延续。

朕匜

二、西周中期青铜匜功能的转化

西周中期青铜匜的功能转化并非一朝一夕就完成,其变化原因应追溯到西周早期。西周早期禁止酗酒的政治影响使酒器减少,烹饪器与水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并开始占据礼器的核心位置,所以很多酒器逐渐向水器转化。这直接导致各种类型的盛水器突然增多,并出现了水器配套组合盘盉、盘壶,在西周早期鱼国墓地曾出土整套青铜壶盘、盂盘与盉盘,根据出土位置可见壶原置于盘内,其功能应该是壶、盂、盉内盛水后用来洗手,下面用青铜盘接水。

这就是西周的“沃盥”礼,但《周礼·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孙诒让·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盘承其弃水也。”明载该礼所使用的器物为盘匜而非其它器物。所以这套盘壶组合只能看作是西周“沃盥”(或称盥洗)礼所用器物的雏形。

盘匜组合

西周贵族在执行“沃盥”礼的时候不断对器物进行选择,最终发现匜最为方便,其形制简单且便于注水、出水,便以此为基础对其形制进行了再简化。相较于西周早期有两个主要的形制变化:一是匜上所带的滑盖消失不见,二是匜底部的四足逐渐缩短演变成圈足,这便不再具有温酒的功能。经此变革,原先的盛酒器匜最终成为盛水器匜。

三、西周晚期至东周早期(春秋时期)青铜匜的使用与发展

西周中期匜转化为盛水器之后,便完全符合周人的政治需要,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水”在周人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促使各种水器类青铜器逐渐走向鼎盛,进入到礼器的核心地位,匜自然也就成为重要的礼器之一。在祭祀中周人必先斋戒沐浴、用水洗手,以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必须用到盘匜两种器物;另一方面,周人在平时生活中十分注意个人卫生,早晚都要进行盥洗,参加婚礼及接受宴请时都要使用盘匜洗手以示尊敬,这也是匜逐渐流行的另一个原因。

并由此发展出重要的“盥器”礼仪文化,在春秋时期列国逐渐摆脱周天子的控制,诸侯间盛行以婚姻维系政治关系,陪嫁品种以盥器为大宗,主要目的是期望负政治联姻之责的女主角能多利用盥洗用具,整治容颜,以美丽的容貌维系夫家的感情。如河南永城出土西周宋国铜匜,器腹内底部有铭文十七字:“郑伯作宋孟姬媵匜,其子子孙永宝用之”明载该匜就是陪嫁的“媵”器。

匜盘配合使用

就青铜匜的形制来看,西周中晚青铜器面貌较为一致,匜的形制也较为统一,但是随着西周的灭亡、周文化逐步衰落,春秋列国的匜便开始形成独具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盛水器。大体可划分为北方系和南方系两大类:第一类是横长腹型的青铜匜,其流较短,深腹窄长,圜底,扁足或蹄足较高,足间距较小,尾着躬身兽首鋬,或卷尾、垂珥,腹部多饰重环纹或窃曲纹、瓦棱纹;它继承西周中晚期周人铜匜的传统形制,春秋时期流行于方城以北的北方地区,典型代表如虎头匜,此匜为咆哮的虎头状,体似圆瓢,深腹,圆底,下承一对有蹼趾的足,尾部下有倒立的小虎支撑,颈部饰蟠龙纹,虎头、提梁、脚蹼都用圆点羽纹、涡纹和鳞纹作填纹。

虎头匜

第二类是纵长腹型的青铜匜,斜直上翘角度较大,流口变窄,腹部呈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圆环形鋬。这种匜在春秋时期刚刚出现,是南方楚文化国家所特有,但立即显示出强大的同化力。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南方水网纵横,用水方便,因此匜作为常用的水器在日常应用中更加普遍,此外楚人受周文化影响较小,更加看重器物的功用便对西周传统青铜匜形制作一改变,尺寸也越来越小,这样就使其更加实用,因此伴随着楚国的对外扩张南方系青铜匜迅速向北方、乃至全国传播,到战国时期成为主流。

四、东周中晚期(战国时期)青铜匜的衰落

随着南方系楚文化青铜匜的流行,青铜器的实用性逐渐超越礼制的象征意义,青铜匜作为礼器的生命也逐渐走到尽头。战国初期常见的青铜匜主要形制为宽流、底平、无柄也无鋬,这种匜的宽流易于出水,平底易于放置,在平放时不会倾倒,无柄也无鋬说明此时仍使用传统的双手托举倒水的方式,必须和盘配套使用,典型代表是曾侯乙匜,出土时与盘相配成套。后来发展成为宽流、左侧附加一个曲柄,曲柄的作用是为了方便舀水和倒水,这表明此时匜开始脱离礼制的约束,一个人单手持柄便可完成舀水与倒水,而不再需要双手持握。

曾侯乙匜

战国晚期发展成为圜底,长流,但流口部封死,这是青铜匜的最终形态,封死的流使水不可能再从这里流出,这时流的功能已经与握把相同,所以侧端握把消失,外形已经趋近于后世舀水所用的瓢。这种匜也称“瓢形匜”,俯视平面近似桃形,平口、圜底、三环形足,素面,在中小型墓葬中多有发现。匜将流转化为柄是其衰亡的重要标志,至此以后盛水器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后世仅在复古器物中才能看见匜的仿制品。

瓢形匜

五、结语

周代青铜匜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其起源于晚商酒器司母辛匜,应是源于酒觥,西周早期的青铜匜与商代形制基本一致,通体模仿动物造型,带盖可以防止酒洒出,底下有四足支撑起一个较大空间,可以在下部加热温酒;随着周人禁酒的政策逐渐加强,一大批酒器开始向水器转型,其中就包括匜,西周中期的匜已经转化成为水器,因此不再需要盖,必须与盘配合使用,这符合周人“沃盥”之礼,并在周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入到礼器的核心位置中。

春秋战国时期,周文化开始衰落,各国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青铜匜,这也是匜的鼎盛时期,大体上可分为北方系和南方系两类,北方系承袭周文化青铜匜而来,呈横长腹,外形“宽胖”;而南方系青铜匜则呈纵长腹,外形“窄瘦”。因为南方水系众多,更偏重于使用匜等水器,而且受周礼的约束较少,变形青铜匜的使用功能更强,所以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主流。但是这也是青铜匜衰落的起点,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匜逐渐发展出握柄,最终流转化为柄,标志着匜演变为瓢。

本文内容由小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