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什么意思(知者不言的下一句)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知者不言”:神妙的玄同境界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知者不言什么意思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
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
为什么?因为两者容量不一样。
如果墨汁相当于“自我”的思想观点主张言论等,那么这滴墨汁落在不同地方,就是天壤之别的世界。
能言善辩是一种本事,不言不辩是一种修为。
言辩无非争一己之见,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标准,是非对错,长短高下,有定论吗?
真正的实相真理,不是争辩而得,而是内观自省,“道”就在眼前。所以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为达到玄同境界的人是没有分别之心的。
老子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一直力倡“不言”、“希言”、“不辩”,而反对“多言”。
就处世而言,谨言慎行,不争不辩,防止祸从口出;就修身而言,凡所言者,皆有局限,一家之言,难免片面,故所言不是真言真知。
就悟道而言,道隐无名,道不可言,不可议。故知者不言,处无言之事,希言不辩,为而不争。善者不辩,知者不言,勤而行之,是为知者。
言为心声,有心则有我,有我则不知。我执是真知的障碍,真正的智者,是化解消融自我的人。
在智者眼里,道通为一,万物一体,万物齐同,本无差别,哪里有什么亲疏贵贱、善恶利害等种种二元观念?
庄子言“至人无己”。一个真正的智者,化解了自我,没有了自我,达到了“玄同”的境界。
“玄同”与庄子讲的“齐物论”义近,万物齐一,混同无别,万物形态各异,但本质并无区别。
万物皆因“气”聚而生,都是由基本元素组成,都来源于“天下母”的大道。
可以说,万物同源同体,同质同构,并无本质区别。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也无彼此生死等等。万物大同而小异,万物是相对的,是相互转化的,此谓“物化”。
真正达到大同境界的人,是与道为一、与道同行的人,是得道之人,也是“抱一”之人。
“知者不言”,不是不说话,而是不分别所见,不执著所言。一切自然自在,随缘不变。
玄同,也代表着人的修行境界,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
现实世界是每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相互叠加。我们的世界就是自我的世界。
修行就是化解自我、超越自我。天地万物有一个共生共存的本体,本来没有物我之分,没有人我之别,天地万物与我是一个整体,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生命体。
以道立身,以道处世。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会少一些,和谐更多一些。
待人如待己,利人即利己,害人即害己,如佛家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立身处世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玄同。
如何达到这种玄同的境界呢?关闭知欲之门,把我们的感官、理性之门关闭。
我们感官接触的世界总是有限的,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并不真实,并不是真实的自然世界,而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或投射。
真正的智者,都是跳出“自我陷阱”的人,完全化解了自我,抱一守一,万物齐同。
从感官欲望到理性认知,从与人相处到看待世界,超越了自我,超越了二元对立,没有亲疏之情,没有利害之行,没有贵贱之别。
真正的智者,一切都超越了,都放下了,都玄同了,还有什么“可言”的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知者不言”:神妙的玄同境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