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心无挂碍的下一句是什么(心无挂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导语:心无挂碍:最合适的人生状态

人生最合适的状态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一个过得舒适自在的人,必定是一个心无挂碍的人。心有挂碍,怎能自在?一个心无旁骛、心无杂念的人更容易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

钱锺书在《写在人生边上》里写道:“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在佛家看来,修行就是要一尘不染,色空不二,四大皆空,六根清净,诸法空相,无住生心,步步生莲,究竟自在。

一句话,如《心经》所云,“心无挂碍”,既无牵挂,也无障碍。

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挂碍呢?

正心正念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你内心里什么样,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改变自己的内心,就是改变自己的世界。

改变自己的内心,既是修心,也是炼心,心态正,心气平,心欲少,树立正心正念。

《大学》中有言:“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一个人只有摆正心态,修身立命,中正中庸,不偏不倚,才可能看问题更客观,看世界更美好。

正心就是回归本心。观照世界要舍弃二元对立的观念,才能得其正。“二”,代表两个极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人不能太“二”了,偏执其一,固执己见。因为二元世界是虚拟的,并不真实。

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主观世界里,二元观念就是我们的世界,也是我们的囚笼。

二元观念只是人为的标签而已,自然本身并没有这些。活出真实自我,就要抛弃一切价值观念,以一颗虚灵之心接纳一切。

正念就是放下分别与执著,做这个世界的冷静旁观者,不评判、不干涉、不乱为,相信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二元对立观念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不能执著,应该放下,做一个“无为”的人。

一切顺其自然,不再为二元观念所左右,就是返朴归“真”了,一切自自然然真真实实。

人们的二元观念往往是僵化的病态的,偏执是典型症状,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善即恶,这种二选一的观念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主观人为的。

少私寡欲

人之所以患得患失,悲喜无常,就在于想得到太多,人人皆知贪欲之害,但无节制之行。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

节制不必要的物欲,让生活少一些装饰,多一点素朴,你的人生会活得更轻松自在。

欲望,往往是一点点被撑大的。

正如箕子规劝纣王所言,“用了象牙筷子,必定不会再用土瓦罐盛汤装饭;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必定不再吃粗茶淡饭;顿顿摆上美酒佳肴了,穿的自然要绫罗绸缎,住的要富丽堂皇,楼台亭阁。这样下去,后果不寒而栗。”仅仅五年时间,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瓷意骄奢,便断送了商汤绵延五百年的江山。

从一块表,到一辆车,再到一套房,林林总总,一不小心,我们成了欲望的囚徒,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奔忙。

我们不节制欲望,就会被欲望绑架并役使。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富足、精神变得饱满时,自然就不会被物欲所束缚。

人生,其实应该适当做做减法,想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舍弃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将物欲减到最小,我们精神上的空间就越大。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不是要你一无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质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专注当下

活在当下,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思不虑,全身心地专注于当下。

吃饭是吃饭,睡觉是睡觉,工作是工作,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心合一,天人合一,无所不适。

《阿甘正传》里,阿甘喜欢每天跑步,引起很多人关注,并跟着他一起跑。

人们猜测阿甘跑步的意义。但阿甘其实就是享受当下的跑步,没有考虑过任何事情。

直到有一天,他跑了3年多以后,突然间不想跑了。回去后的阿甘,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奔跑,不断收获自信、爱情、荣誉。

跑好当下每一天,才能收获未来不确定的某一天。一个人只拥有现在,不可能丧失自己并不拥有的东西。

你永远找不到比当下更真实的东西,你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掌控未来,过去未来,虚幻缥缈。

只有当下,在你的生命中最真实,也最快乐。活在当下,行在今日。人生不能重来,幸福不能等待。

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生死之间,放下过往,不妄来日,感恩当下的一切,在感恩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本文内容由小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