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出师表文言文对比阅读中考真题(《出师表》中考对比阅读及答案)

导语:《中考文言文专练》《出师表》课内外对比阅读三篇

出师表文言文对比阅读中考真题(《出师表》中考对比阅读及答案)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亲附。③狎:亲昵,亲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

(4)不私于物 私:

(5)今则不然 然: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 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参考答案】

1.(1)……的原因(或“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

2.(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3.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

4.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②善行,指好的品行。(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君子)立身为人,成败的关键在于所处环境的熏陶。陛下在贞观初年,励精图治,注重名声气节,不偏爱外物,只赞许善行。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今天却不是这样了,亲近狎亵小人,(却)从礼节角度(心怀警戒地过于)看重与君子的交往。(过于)慎重地对待君子,于是敬而远之;(过于)随便地看轻与小人的交往,于是(与之)亲近起来。亲近起来就不能得知他的错处了,敬而远之就不能得知他的对处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上①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上问魏征曰:“群臣上书可采,及召对多失次,何也?”对曰:“臣观百司奏事,常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况谏者拂意触忌,非陛下借之辞色,岂敢尽其情哉!”上由是接群臣辞色愈温,尝曰:“炀帝多猜忌,临朝对群臣多不语。朕则不然,与群臣相亲如一体耳。”(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上:唐太宗李世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悉以咨之 咨:   

(2)性行淑均 均:   

(3)丧乱既平 既:   

(4)及召对多失次 及: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2)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

3.【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和魏征在进谏和举荐人才上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1)询问 (2)公正、公平 (3)已经 (4)等到

2.(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的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2)任用一位君子,则众位君子都会到来。

3.相同点:两人在举荐人才上都主张用德才兼备的人。不同点:魏征直接进谏,主张天下未平定时专取其才能,动乱平定后,必用德才兼备的人。诸葛亮委婉进谏,句句不离先帝,然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主张。

【参考译文】

【乙】太宗问魏征:“君主如何做称为明,如何做称为暗?”魏征答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某方面的意见,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太宗对魏征说:“因官职而去选择人才,不可仓促行事。任用一位君子,则众位君子都会到来;任用一位小人,则其他小人竞相进来。”(魏征)答道:“是这样。天下未平定时,则对于一个人专取其才能,并不考察其德行;动乱平定后,则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不能使用。”

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 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躬耕于南阳 躬: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③约己爱民 约:

④悉仰于官 悉:

2.翻译下列句子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①躬:亲自,亲身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3.D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5.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