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单音节翻译成双音节)
导语: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笔记:单音词和双音词
阅读古文时很容易发现,古文中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应该单独作为一个意义单位来理解。这是因为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所谓单音词,就是一个词只有一个音节,用文字纪录下来就是一个字。
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大多以古汉语单音词为词素构成。但在阅读时必须注意,不要把古文中的单音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对应关系简单化了。因为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古文中的单音词并不一定跟现代汉语中以它为词素的双音词相对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是用微词婉言对人进行劝告,与现代“讽刺”一词的意思迥异。《汉书·冯奉世传》:“京兆尹王章讥凤颛权不可任用。”“讥凤颛权”就是批评、指责王凤专权。“讥”与现代“讥笑”、“讥讽”的意思也有明显不同。又如《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西抑强秦,南支韩、魏。”这里的“支”,有人注为“支援”。说李牧支援韩、魏,是与史实不符的。韩、魏屈服于秦,多次攻赵,赵将李牧怎么会支援它们呢?这也是把古今对应关系简单化而造成的误解。古文中的“支”,不跟现代“支援”相对应。在这里是抗拒、抵挡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可以为证。
由于古文是以单音词为主,我们在阅读时还必须注意,不要把古文中两个相邻的单音词,当作现代汉语一个双音词理解。我们对现代汉语双音词多的特点非常习惯,一接触到单音词为主的古文,常常会按既成的习惯去读。特别是当古文中相邻的两个单音词,恰好是现代汉语一个双音词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误解。例如:
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左传·宣公十五年》
这里的“疾病”不是现代一个双音词,应分开作两个词理解。“疾”是现代“疾病”的意思,“病”则是指病情的严重。
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
——《汉书·尹翁归传》
“事情”在这里也是由两个词组成,应分开理解。“事”指案件,“情”指真实情况。
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汉书·杜周传》
这里的“当时”也是两个词,“当”,读去声,是适应、适合的意思。“时”指时势。
进攻剑阁,不克,引退。蜀军保险拒守。
——《三国志·锺会传》
“保险”在这里是倚恃险要之地的意思。也应分开理解。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绝不能理解为现代一个双音词。“卑”是指出身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两个单音词。
虚词也有类似的情况,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连词,意思与“不管”相近。这里却应看作两个词,“无”是“不用”的意思,“论”当“说”解。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战国策·魏策》
古文中的“虽然”,都是由两个词组成,“虽”与现代“虽然”或“即使”相当,“然”是“如此”、“这样”的意思。
掌握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于确切理解古文词义,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说古文中的词都是单音节的。《荀子·正名》说:“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汉语中的双音词出现也比较早。如果我们对古文中某些双音词缺乏足够的认识,又会误入另一歧途。如:
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冯婉贞》
前几年有的省编教材把“无虑”解为“不用考虑就知道”。有的则注为“无须计虑”。将“无”和“虑”分开解释,看来是字字落实,其实是误解。“无虑”在古代是迭韵字,是一个双音联绵词。在古文中表“大约”的意思。并不是“无”和“虑”的结合体。古书上还有亡虑、勿虑、摹略、莫络、孟浪等写法。
联绵词,前人称之为“连语”或“联绵字”,是一种双音单纯词,绝大多数由两个有双声迭韵关系的字组成。如:参差(双声),窈窕(迭韵),缱绻(既双声又迭韵)。也有不属于双声迭韵的,如“滂沱”,但较少见。它们都已突破表意文字的藩篱,成为标音的符号。因而不能拆开来理解。否则,硬要从字面上做文章,只能是“求之愈深,失之愈远”。
如“犹豫”一词,长期以来,说法很多。北齐颜之推说:“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唐初孔颖达说“犹,玃属。豫,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颜师古又说“犹,兽名,善登木。此兽性多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各驰遐想,愈说愈奇。均不过是郢书燕说,毫无根据。“犹豫”是一个联绵词,不能拆开理解。古书上又写作犹预、由豫、由与、犹予、冘豫、优与、犹与、容与、游移、夷犹等。李白《长干行》:“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这里“滟滪堆”就是“犹豫堆”,以水流湍急,形势险恶,使人犹豫得名。
《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这是成语“望洋兴叹”的出处。这个成语有时被人理解为“望着海洋发出叹息”。其实这里的“望洋”,就是《晏子春秋》“杜扃望羊待于朝”的“望羊”,也就是《论衡·骨相》“文王四乳,武王望阳”的“望阳”。它们都不过是一个双音联绵词的不同写法。古文中用来形容抬头仰视的样子。“洋”在上古没有海洋义。作为比海大的水域讲,那是宋代航海事业发达以后才出现的。
又如“不借”这个词,汉代已出现。南宋陆游也有“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的诗句。它是一种鞋名。东汉刘熙《释名》解释说:“言贱易有,宜各自蓄之,不假借于人也。”明胡应麟也说:“言价钱贱不须借也。”明末清初的黄生见《齐民要术》中写作“不惜”,于是认为是“谓此物极贱,虽履泥湿,弃之亦不爱惜也”。其实都是望文生训,强作解人。“不借”和“不惜”是一个联绵词的不同写法。古书上有时还写作把鲊、搏腊、薄腊等。本义是粗糙的样子。因此,古人用来作一种粗麻鞋的名称。《辞源》释为“以贱而易敝,不借之于人”,也是沿用旧说而造成的误解。
由于历来习惯以字为单位来研究书面语言。因而,割裂联绵词的现象,在旧注家笔下是比较常见的。有时甚至以讹传讹,习非成是。如“狼狈”本也是一个联绵词,在古文中又写作剌癶、狼䟺、顂䟺等。但“由于字面是两个兽,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附会着说‘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后来就更说到‘狼狈为奸’了”。
由此可见,古文中的联绵词是因声以寄义,“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字则惑”。由于联绵词中的字,只不过是记录语音的符号,而语音又存在时代和地域的差别,所以同一联绵词常有多种书写形式。有人作过统计:“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义相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珠。”联绵词形体的多样性,势必给确切理解古文增加困难。阅读时,必须引起重视。近人朱起凤就曾深有感触地谈到,他早年讲学时,由于不知道“首施两端”就是“首鼠两端”,而受到“合院大哗,贻书嫚骂”的侮辱。此后,就发奋自励,花了三十多年时间,编了一部专收古代联绵词各种不同形体的辞典——《辞通》。遗憾的是他终究没有弄清“首鼠”、“首施”实际上就是“踌躇”一词的音转。清代训诂大家王念孙说:“首施犹首尾也,首尾两端即今人所谓进退无据也”。也恰好犯了他自己所指斥的“不求诸声而求诸字”的毛病。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中的联绵词不仅各个音节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记录,有时还可以单用一字。如“单言之曰犹,曰豫;合言之则曰犹豫”。
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楚辞·九章·惜诵》
这里的“豫”就是“犹豫”。
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汉书·贾谊传》
这里的“虑”就是“无虑”。故颜师古注:“虑,大凡也。言诸侯皆欲同帝制而为天子之事。”
古文中的联绵词为什么会出现单用一字的现象呢?这是由于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声气往往不同,有急有缓,有长有短。如“急言之则曰头,徐言之则曰髑髅”,“长言之曰母猴,短言之则曰猴”。联绵词本因声以寄义,不拘于形体,缓言之为两音,急言之则为一字。古文中这类现象并不罕见。如:
诲之以忠,耸之以行。
——《左传·昭公六年》
急言之为“耸”,缓言之则为“怂恿”。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
缓言之为“扶摇”,急言之则为“飚”。
认识古文中这一语言现象,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古文,也是有帮助的。如: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史记·屈原列传》
自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解“温蠖”为“惛愦”以来,人多沿用其说。其实,缓言之为“温蠖”,急言之就是“污”。《楚辞·渔父》写作“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尘埃即污秽,与温蠖义正同。
《左传》中有寺人披,又有寺人勃提;有公子鉏,又有公子且于。其实是一人,急言之为“披”,为“鉏”,缓言之则为“勃提”,为“且于”。这种现象也说明,双音单纯词和单音词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本文内容由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