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莆田系寺庙(莆田的寺庙哪个庙灵)

导语:莆田这座寺庙,比泉州开元寺还要早100年!香火旺盛却很低调

放眼全国,也许很难找到能像福建这样信仰众多的省份了。“山高皇帝远”的福建地区,保存了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拥有着众多民间信仰。漫步在福建街头,那种三步一宫、五步一庙的体验一定会让你惊奇,大大小小的福建民间神庙,别说外地人一头雾水,就连本地人也未必认得全。

而在这众多的佛教寺庙之中,最出名且大家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厦门南普陀、泉州开元寺了,而另外还有两个:福州涌泉寺、莆田广化寺,它们一起合称“福建佛教四大丛林”,其中,十分低调的广化寺,却是创建时间最久的、比开元寺还要早100多年。

“未有兴化,先有广化”,这句莆田人耳熟能详的谚语道出了广化寺悠久的历史传承。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郑露三兄弟在莆田讲学,于凤凰山麓创建“南山书堂”,为莆田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从此莆阳大地学风日盛,他们也被人称为“南湖三兄弟”。后来,郑露“献其居为金仙庵”,历经兴废,宋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赐名“广化寺”。

从火车站坐公交到南湖公园站下车,再步行几百米就来到了广化寺。广化寺雄踞城南,北倚南山,占地3.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中轴线长达385米,分布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突出,巍峨壮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0年,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全国三大模范丛林之一。

如今的广化寺,历经1400余年的兴衰起伏,阅尽人间沧桑之后,显得更加古朴与庄重。“广开方便门,化渡无量众”,它以声声梵音唤醒世人,在喧闹的都市中遗世独立,是万丈红尘中的一片清净之地。寺之照壁上,有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笔题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显示了广化寺僧众共同的心愿。

迎面的牌坊巍峨庄严,寺名题刻朴拙厚重,背后篆书“莫向外求”,直指本心,古寺掩映在层林之中,绿意盎然。踏上台阶,就是广化寺的山门“入山摩地”。这里的台阶总共有37级,就是象征佛的智慧中的声闻独觉所要修行的三十七道品。

上台阶后,往右方走,就是著名的释迦文佛塔。这个塔建于宋朝,比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还早建一百年。塔高约30米,呈五层八角形结构,采用仿木楼阁式建筑,外形玲珑,古朴庄重。塔身有各式的浮雕和文人题刻,是研究古代建筑、石雕艺术等的珍贵实物,如今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历经800余年的风雨飘摇,期间更是经受了莆田八级以上大地震的考验,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别具一格的创造力,就算在高楼林立的现代,也依然气势不减,显示着勃勃的生机,它与锻造钟、500罗汉堂被誉为广化寺“三宝”。

寺内山泉鸣涧,清幽宁静,苍松翠柏,古榕参天。相传千百年之前,滔滔东海之水,一直奔涌至南山脚下,一时间行云流霞与青翠松柏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画卷,故此地有“南山松柏”之称,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与一般寺庙不同的是,寺内的建筑极具闽地特色。殿瓦用的不是金黄色的琉璃瓦,而是一种偏暗色的闽地黄瓦,尽显岁月沧桑。寺内的榕树枝繁叶茂,放生池上一桥飞过。晨钟暮鼓,香烟袅袅,尽显宁静与祥和。

大雄宝殿建在高2.7米的基台上,高22米, 面积达837平方米。 天王殿前有两座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所建的石径幢,高约3米,其中一座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这是研究梵文汉译与本地方言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寺后东西两角的最高的密林深处,相对耸立着观音阁和小南山,灵巧别致。漫步其间,可尽览全寺风色,聆听溪声、泉声,眼下殿堂密布,身后竹林松柏,清净幽远,与喧闹的大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心旷神怡。

寺内现设有福建省佛学院,这里藏书丰富,僧人注意研读佛经、提高文化水平,发展佛教文化事业。与其他商业寺庙有很大的不同,广化寺不卖门票、不搞经忏,要求僧人农禅并重,得到了民众的一致赞扬。

万法因缘生,佛度有缘人。无论你是信佛或者不信,这里都是你远离尘世、找寻自我的最佳之地,人的信仰始终与最朴实的心理需求、和善良的愿望紧密联系一起,我们的精神才会有了寄托。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