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的黄金铸币出现在哪国(早的黄金铸币诞生在哪里)
导语:我国古代最早的黄金铸币,怎么像快瓦片,并盖有印章?
我们前几期介绍的蚁鼻钱、青铜钱牌主要供底层民众日常使用的。实际上,楚国商业上的大额支付,以及社会上层的馈赠,主要使用的是黄金。这一期给大家介绍楚国的黄金铸币“郢爯”,其实,它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黄金铸币。
楚国黄金称量货币“郢爯”金版(正面)
楚国因为盛产黄金,很早就使用黄金的记载。楚国的黄金铸币有金版与金饼两类。金版、金饼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切割成小块,用天平称量使用,仍属于称量货币范畴。
金版除偶有圆形的外,多数都铸成不规整的方形,多呈扁平的长方形。有的四角上翘呈不规则的方形,或四角拱曲如瓦片状。虽然形式上表现各异,但是上面都钤有一颗带文字的方形小印戳。
这种金版,宋代已有出土,称印子金,多见记载于旧图谱。印戳文字以“郢爯”、“陈”为多见,此外还有“专爯”、“隔爯”、“卢金”等,但数量极少。“爯”字旧读为“爰”,近年有学者发现西汉泥制冥币金版上的文字作“郢爯”,并参考《包山楚简》,重新释读为“爯”,“爯”通“稱”(称)。
楚国黄金称量货币“郢爯”金版(背面)
此释读遂成定论,但具体解释尚不一致。使用的时候根据需要切割成小块,用天平称量。这说明它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黄金铸币,仍然属于称量货币。
郢爯:正面钤有印有“郢爯”字样的方形印戳。方形印戳根据金版的形状排列。完整的金版,印戳数常在十六至二十四个之间。“郢”为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郢爯”金版是迄今发现的楚金版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1984年河南省息县临河乡霸王台东周遗址曾出土一枚铜质、文字为“郢爯”的印模。1971年3月湖北江陵纪南城楚郢都遗址发现“郢爯”,证明晚至楚都东迁(前278)以前,“郢爯”已出现,但具体开始使用的时间仍不确定。长沙等地西汉初期墓中曾发现仿“郢爯”的泥版冥币,说明长沙一带亦在“郢爯”流通范围之内,甚至西汉初年楚旧地仍在使用。1969-1970年安徽阜南、六安出土五块“郢爯”金版,测的平均每块重量为268.8克,与实测长沙楚墓砝码所得楚一斤重251.53克接近而略重。
楚国黄金称量货币“隔爯”金版
陈爯:形状与“郢爯”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是除长方形及不规则方形外,另有作圆饼形状者。印戳排列亦不如“郢爯”整齐。“陈”为地名,在今河南淮阳县。一般认为“陈爯”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迁都于陈后所铸。咸阳出土八块“陈爯”,测得平均每块重248.38克,与实测长沙楚墓砝码所得楚一斤重量接近。
除了金版之外,楚国使用的黄金货币还有金饼。金饼是一种圆饼形的黄金铸块,也称“圆金饼”。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15号楚墓中曾出土仿金饼的泥质冥币金饼,同出的还有泥质“郢爯”。河南襄城北宋庄村出土的金饼中,完整的一块刻有计数符号,重251克,与长沙楚墓砝码所得楚一斤重量一致。
此外,考古发现证明战国时期楚国流行用金版、金饼的仿制品随葬。如黄濬《衡斋金石识小录》记载曾有铜板上钤印“郢爯”字样。另有鎏金铜板、钤印有“郢爯”印戳的泥版、外包金银箔的铅饼、泥饼冥币等。其中包金银箔的铅饼和泥饼冥币,曾在长沙左家公山15号楚墓中有出土。
本文内容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