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清朝(清朝知府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导语:清朝知府为报恩,上演无间道,结果下场凄惨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腊月,太平天国西征大将军胡以晃率太平军围攻庐州城。
庐州知府胡元炜是个文弱书生,不懂军事,只好写信向顶头上司——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告急,请求江忠源亲自指挥战斗。
江忠源是难得的文武全才,既能写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弃笔从军后转战安徽各地,成为大清西南威震一方的名将。
江忠源曾设计灭掉了太平军首领冯云山,引起朝廷的重视,提拔为安徽巡抚,后升任湖北按察使,与太平军交战数十次,多次击败太平军,不乏以少胜多的战例。
当时,江忠源奉命镇守南昌,接到下属胡元炜的告急书信,有些犹豫不决。
南昌守军与太平军主力相持不下,而胡元炜又表示庐州城危在旦夕,江忠源一度打算放弃庐州城,坚守南昌城,彻底摧毁太平军的主力。
可是,就在江忠源决定坚守南昌的时候,庐州知府胡元炜的告急书信又频频传来。
书信中,胡元炜声称:庐州城兵力充足,粮草丰富,大人亲自指挥,一定能挫败敌军的士气。庐州若被攻陷,太平军掠走大量粮草辎重,不啻如虎添翼,西南战局就会发生改变,对朝廷极为不利。
江忠源看过书信,认为胡元炜的分析也不无道理,人家只不过是求我一个人去指挥一下,也不动用南昌城的兵力,何乐而不为之?
于是改变主意,拖着病体,率一千精骑赶往庐州。
《清史稿》记载:当时,陕甘总督舒兴阿拥兵一万余人,却“畏葸不进”,在一旁观望,而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濬和刘长佑赶往支援,却被太平军阻隔在五里墩,无法前进。
庐州被围困了一个多月,知府胡元炜暗中通贼,太平军得知城中粮草耗尽,再一次猛烈攻城,不久在南门以云梯攻入城内。
江忠源打算自刎,被左右侍从拦住,一个仆人背着他逃出,江忠源挣脱出去,冲向水闸桥,与敌军奋勇搏斗,身上被砍伤七处,因寡不敌众,投入古塘,溺水而死,年仅四十二岁。
庐州知府胡元炜为何要通敌呢?
这要从他发迹的时候说起。
《清稗类钞》记载:胡元炜原本书生出身,当初向亲戚朋友借了数百两银子,打算进京捐个从九品的小官,途中遇到了一个人,两人在船上聊得很投缘,于是结伴而行。
到了京城,两人租住在一起,一个多月后,那个人忽然问他;“你到京城来干啥?”
胡元炜说想找个时机托关系捐个小官当当。
那人看了看胡元炜的履历,默然无语。
几天后,那个人神秘兮兮对胡元炜说:“我已经帮你送银子托关系,捐个知府官职,你带来的钱就权做返回的路费吧。男子汉大丈夫活一辈子,何必要龌龊地当个小官呢?你我既然成了朋友,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我比你有钱,怎能不帮助你呢。”
胡元炜惊喜万分,连连拜谢,说自己一定不会忘了朋友的大恩大德。
咸丰三年(1853年),胡元炜回到省城不久,就接到了朝廷的委任状,任命为庐州知府。
太平军攻打庐州的时候,朝廷把资望很浅的胡元炜调到大郡任职,胡元炜自己都不知是咋回事儿,有点发蒙。
有一天,有个人忽然到来,递上名帖。
胡元炜一看,大惊,原来此人正是帮他捐官做知府的那位。
胡元炜不敢怠慢,整理好衣冠出门迎接,他害怕这个人对外声张,被属下了解到一些隐私,于是把这个神秘人引入内室,无外乎施礼拜谢,说一些感恩戴德的话。
神秘人说:“你不必这样,我太平军将在十二月十七日攻打庐州,你能举城投降,我保证你得到封王之赏,否则的话,你的命在今天就到头了,你受到我那么大的恩德,如今庐州兵力、粮饷都不充足,抵抗也没用,若执迷不悟无异于自寻死路,你若愿意回报我的恩德,我能保你荣华富贵!”
胡元炜“踌躇良久”,最终决定投降太平军。
到了约定的日期,太平军轻松从胡元炜把守的南门入城,庐州百姓听说知府胡元炜通匪,等到城破的时候,结伙攻入知府的官署,将胡元炜一家灭门。
胡元炜投降后,太平军那个神秘人并没有出面兑现承诺,他被安排挑水、烧火煮饭,干一些杂活儿。
清军攻克安庆的时候,胡元炜被清军俘获,“执而戮之”,绑起来杀掉了。
原本担不起知府重任,也难以在太平军立足,胡元炜这等货色却偏偏出来混,资历不足,威望全无,大是大非面前毫无担当,不仅坑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不死于非命才奇怪呢。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