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整理(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知识)
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定居)于其址(山麓,山脚),而卒(死)葬之;以(因为)故其后名(取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所说)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因为)其乃(为,是)华山之阳(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碑文)漫灭,独其为文(残存的文)犹可识(辨认),曰“花山”。今言(说)华如华实之华者,盖(大概)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幽暗深远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表修饰)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见到的景象)愈奇。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快要)尽。遂与之俱出。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也。既其出,则或咎(责怪)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夫夷(平坦)以(而且,并且)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中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到达)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无物以相(辅助、帮助)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此余之所得也!
二、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1. 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三、课外文言文训练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令:让,叫
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悉:全部,都
C.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相:互相
D.人之否也敢自逸 否:穷而不达,即不得志
【答案】A 解析:“令”应为“县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记其作亭之意\留之山中,其石相望
B.夫环顾其身无可忧\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
C.君至而为亭\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D.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
【答案】D 解析:D项,“以”是用来,表目的的连词。A项,代词,它/助词,的。B项,语气副词,表疑问/代词,自己。C项,表并列,可不译/表顺承,可不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俗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答案】C 解析:“玩水”不是“仁”的表现,“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不能必然得出是“仁”的体现的结论。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译文:政令没大小区别,不施用道德教化,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被教化,不会顺从统治。
(2)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
【参考译文】
石门亭在距离青田县几里处,是县令朱君修建的。石门山,是一座名山,古代的人都把他们观赏游览(石门山)的感想慨叹刻凿在石头上,把它留在山中,那些石头彼此相望。朱君到了之后就修建了亭子,把古今的石刻都集中起来,把它们立在亭中,写信给他的甥婿王安石,让(王安石)记载他建造亭子的想法。
(朱君)建造亭子的想法,是只喜爱石门山呢?还是喜爱观赏游览眺望远处呢?还是想在这里询问百姓的疾苦忧愁呢?还是安闲时自己在这里休息呢?还是怜爱那些人的石刻日晒风吹剥落又没有什么遮挡而消失呢?人与万物(一样)一定都是按种类互相喜欢或厌恶。广博高大草木茂美,万物依附在它的上面生长,却不自以为有功劳,这是山。喜爱山,这是一种仁爱。离开城郊来到荒野,登上高山向远处观看,其中一定有所感慨。《尚书》不是说:“我心里烦躁就跑到荒野。”《诗经》不是说:“驾车出游,来宣泄我的忧愁。”看看自己身边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那忧虑的一定是天下的老百姓,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也是一种仁爱啊。人不得志能够自我释放吗?到深山中接近种植庄稼的百姓,和他们接触交谈,来了解他们的疾苦忧愁,难道还会有无法沟通、下情不明的情况吗?探求百姓的疾苦忧愁,也是一种仁爱啊。政令没有大小的区别,不施用道德教化,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被教化,不会顺从统治。老百姓被教化而服从,这之后才能够没有争讼。老百姓没有争讼,县令大概才能没有事情做而停下来,悠闲自得地游玩吧?古今有名的人,他们的石刻侥幸还在,他们的文章确实很好,那么他们的名声与石刻将流传而不被磨灭,成就仁爱的名声又不丧失自己的志向,也是一种仁爱啊。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