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以司空名义把控朝政十二年为什么很少打仗(曹操司空是什么意思是多大的官图解)
导语:曹操以司空名义把控朝政十二年,为什么很少人叫他曹司空
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建年号建安,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些影视剧动则说曹操是“曹丞相”,这其实是不严谨的。曹操迎接汉献帝的时候,他的官职是司空,行车骑将军,爵位是武平侯。直到公元208年,也即赤壁之战前,曹操出任丞相,也就是说曹操以司空名义统领大局十二年之久,任丞相也是十二年时间。
曹操迎接汉献帝后官任司空,行车骑将军
司空是三公之一,地位崇高,为什么很多人称呼曹操为“曹丞相”,却很少有人称呼其为“曹司空”?当然不是曹丞相比曹司空更顺口这么简单,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
其一、丞相的分量远比司空重。丞相的职位一般都代表百官之首,位极人臣。而且自古以来,出了很多有名的丞相,比如萧何、曹参。司空虽然地位尊贵,但远不如丞相著名,有影响力,出名的司空少之又少,更何况司空虽然是三公之一,但更多时候是荣誉性质,并没有很大实权。司空在三公之中都是地位最低的。叫曹操为曹司空很明显不能标明曹操的地位。更何况,在之前董卓也曾任司空职位,此司空容易让人想到彼司空。
汉献帝在手,曹操可以自封官职,但曹操有耐心
其二、曹操是曹参的后人,曹参是丞相,曹操也是丞相,这里丞相不但是一个官职,更代表美誉度。曹参是汉朝初年著名的丞相,与萧何合称“萧曹”,是贤相的代表。按照《三国志》记载,曹操是曹参的后代,如果属实,那么称曹操为丞相,很容易让人联系到曹参。一方面有助于曹操摆脱宦官后人的印记,另一方面增强汉朝遗老的亲附感,曹参在人们的印象里是忠于汉朝的。
其三、习惯以及演义、舞台剧等造成的既定印象。曹操没有成为丞相之前,人们肯定会称呼他的官职,不可能直呼其名,比如刘备被人称为“刘豫州”,就是他曾经被任命为豫州牧,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官位不掺假。很可能也有人称其为“曹司空”,但是因为宣传口径的问题,很少被后世沿用,更多的是流传“曹丞相”的称呼。而且,一个人如果有很多官职,一般都称呼其最高的官职,曹操出任过的官职很多,级别有高低,时间有长短,最后都着落到丞相的职位上。当曹操成为魏公、魏王后,人们也不再称其为“丞相”,而是称其为“魏公”、“魏王”。
公元208年,曹操任丞相,从这个时候称为“曹丞相”才是合适的
在古代称呼一个人是很谨慎的事情,有很多的规矩,曹操作为汉末三国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人物,非丞相之尊无以显示尊贵。丞相作为大臣之首,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故而曹操被称为“曹丞相”,就可以理解了。
插图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小森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