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防沙治沙的人(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导语:防沙治沙,任重道远

防沙治沙的人(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最近两天,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引发广泛关注。在社交媒体上,一句“你的城市在落雨,他的城市在飞沙”,被很多网友颇有共鸣地转发。

据国家林草局介绍,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共发生了4次沙尘天气过程,包括2次扬沙、1次沙尘暴和1次强沙尘暴。这是什么概念?在数量上,较近20年同期偏多;在烈度上,根据《沙尘暴天气等级》划分的五个沙尘天气级别,有两次达到了中高级。而在影响范围上,强沙尘暴涉及15个省、5.6亿人口。“防沙治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再次摆在了全社会面前。

沙尘天气的成因有其共性:沙尘源是物质基础,强风是动力条件,不稳定空气状态是重要的热力条件。从统计数据看,春季是沙尘最频发的季节,占全年的60%至70%。此轮源于蒙古国中部和我国西北部的沙尘天气,呈现出起沙范围大、覆盖范围广、移动速度快、峰值污染重等特点,更应引起重视。

应该看到,沙尘作为一种气象现象,人类在短期内很难将其彻底消灭。“防沙治沙”不是为了消灭沙漠,而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用科学方法治理沙化土地,通过植被修复缓解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降低其危害。

以今年的沙尘天气为例,既要看到强风和不稳定空气状态属于自然之力,非人力可改变;也要看到,沙尘源区植被生长状况较差,导致地表条件不利于抑制沙尘天气发生,这恰恰是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改变的。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绿进”促“沙退”。从三北防护林,到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再到退耕还林还草,我国的荒漠化防治不仅立足北方沙尘源区,更着眼全国实际和长远目标,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规划期限之长、覆盖范围之广、投资力度之大、民众参与程度之高,为世界所罕见。

“十三五”期间,全国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点赞: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

也要看到,我国仍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尚有257.3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防沙治沙”任务艰巨,且已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必须坚持协同治理、久久为功。

沙尘不需要护照就能跨过国境线,荒漠化治理不是一国之事,离不开国际间的携手合作。中国积极参与推动国际防止沙漠化进程,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样本,但最终落实要靠多国共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沙尘天气的频繁侵袭,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绿进”才能“沙退”。

本文内容由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