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中秋节讲究什么(中秋节有讲究吗)

导语:老人说:中秋节“五种讲究”要牢记,不富也添喜,古人的经验总结

后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也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仅次于春节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源自秋分祭月的习俗。下面就来看看中秋节都有哪些讲究呢?

在四季之中,春分节气木气升至最强并开始减弱,随着木气的减弱,火气就开始孕育了,火为夏季之丙火,也就是太阳。秋分节气金气升至最强并开始减弱,随着金气的减弱,冬水之气就开始孕育了,冬季之壬水为太阴,也就是月亮。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阳为天,阴为地。因此古代的天子春分祭日迎太阳,秋分祭月迎太阴,冬至祭天迎少阳,夏至祭地迎少阴,是一种迎气的习俗。皇帝自称天子,天子祭天地,也就相当于普通人祭拜祖先。

所以秋分祭月,是迎接太阴之气的一种习俗。然而秋分节气在农历中的日子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秋分的夜晚是看不到月亮的,祭月之时无月亮,也就失去了节日的意义。于是人们就将农历的八月十五定为了“中秋节”。

八月十五紧挨“望日”,正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最初的“迎气”的习俗也逐渐演变成了“赏月”的节日。在月圆之夜,也是团圆之时,所以八月十五的主要习俗都是以“月圆”为主而衍生出来的。

中秋节的讲究一、月圆不远行

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处于望日前后。所谓“望日”,也就是地球正好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中间的时候,此时太阳和月亮居于地球的两边,同时对地球产生吸引力。八月的月亮位于近地点,此时的月亮强引力最强,所以八月的潮汐现象也最大。

正如苏东坡在诗中所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那么月亮的强引力作用在海水上,就会引发潮汐现象,但是月亮的吸引力在陆地上,也有同等的力量,只不过陆地是固体,不容易表现出来而已。

因此在月亮的强引力时期,也是地球上的事故多发期,而“杨公十三日”就是唐代的杨筠松根据月亮的升交点和降交点而总结出来的。所以古人在月圆之夜不远行,今年“月望”的那一刻就是八月十五的酉时。

二、夫妻不同房

人们发现,月亮的强引力不仅会引发潮汐现象,甚至还影响着女子的经期。那么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也就是月亮的吸引力最强的时候。月亮为太阴,代表女人,因此八月十五也就变成了女人的节日。

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是因为月亮为太阴,灶火为太阳。那么月圆之夜也就是阴气最强的时候,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也就是阴和阳在一起,彼此之间要平衡才好,阴气强于阳气,就容易导致男人受伤。

三、女子不归宁

八月十五是团圆的节日,此时女人的力量最强。在古人的思想中,出嫁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连曾经的姓氏都要改变。因此回娘家的女儿,在中秋节之前要返回夫家,与丈夫团圆。

俗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在民间习俗中,女子吃了娘家的月饼对公公不利。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女子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在八月十五团圆之时,有外人来吃自己的月饼,也就相等于破坏了这种团圆,与“女婿不上坟”的意思差不多。

四、中秋不圆坟

俗话说:“七月初一开地门”,地门就是东南辰门,辰为水库,是水的结束之地,也是木气隐藏,火气显现之时。太阴就是水,水尽而火显,祖先出来了。那么中秋节原本是秋分迎接太阴之气的习俗,而太阴之气也就是祖先。

在北方的一些农村,当亲人离开三天后,就要举行“圆坟礼”,也就是带着酒肉去坟头祭拜和填土等,被称为“扶山”,也叫“复三”。其用意就是给祖先“暖房”,并且要绕着坟头正反各转三圈,谓之“开门”。

那么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也就是太阴之气最强的时候,如果此时叫开了祖先之门,祖先就会借着月亮的力量跑出来,就像“七月半”一样。所以“复三”的日子如果遇到了中秋节,就要退后。正因为中秋节为月圆之时,因此不戴帽,以免遮住了额头之火。

五、中秋不出财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之一,来源于秋分节气。而秋分节气是夜长昼短的开始,被称为“节关”。所以中秋之后,就进入了一年中属阴的一半,在开始之时,要守住财物,以免有所损耗。于是中秋节也就变成了一年中最重要的结算之日。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说:“凡钱债至五月节、八月节,必清结,谓之节关,而中秋视端午尤重”。所以中秋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财物团聚之时。今年的中秋节“月望”的那一刻是寅年酉月,寅日酉时。

酉和卯是相对的,所以酉月的卯日就为“破”,也叫“大耗”。而“大耗”的前一辰就为“小耗”,卯之前为寅,所以酉月的寅日就为“小耗”。小耗虽然没有大耗的力量强大,但也容易损耗,因此中秋财不出,要往回收。就连月饼都不让出嫁的女儿吃,更何况是财物呢?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