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色彩理论中的色彩肌理表述正确的是(色彩理论中的色彩肌理表述有哪些)

导语:色彩理论中的色彩肌理表述

一,在大自然中的 物体表面有一层象人一样的“肌肤”,在自然的造化中,它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平滑光洁,或粗糙斑驳,或轻软疏松,或厚重坚硬。,使之形成各种物体表面纹理的客观的自然形态,叫肌理,“肌”—皮肤 ,“理”—纹理、质地 ,所有不同物体的表面都是有特定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从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也就说肌理是物体表面特征形象化表达法。 按照肌理感知的方式可以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按照肌理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人工肌理和自然肌理。这里研究的主要是视觉肌理。视觉肌理,指的是眼睛所看到的肌理,无需用手或身体接触就能感受到它的特征,是肌理在视觉上造成的一种视觉感受。视觉上的质感,它不具备触觉上的质感。对视觉肌理而言,视觉上的粗糙感或光滑感不等于触觉上的质感。

在平面构成中,视觉肌理指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形态以及尺寸,经过群化或密集处理成面的形态后所体现的视觉形式。

二,色彩和肌理的关系。由于物体不同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不同,光的照射下,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能影响物体表面的色彩。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之所以看见物体的色彩,是因为物体反射光到我们的视网膜上。不同的材料反射光线的能力各不相同,在产生纹理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色彩上的变化:一般来说,表面粗糙的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因为粗糙不平,反射的光线方向多变,往往使得色彩的明度显得更暗一些,但更容易呈现物体自身的色彩特点,如陶罐、麻布等;相反,一些表面细腻的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强,且方向上更集中,色彩往往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显得不稳定,固有色体现不明显。

物体的色彩和肌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总是伴随一定的肌理而存在,如树皮粗糙的肌理、木纹肌理、古代岩画的肌理、藤编纹理等。在绘画中,肌理的作用已为众多画家所重视,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绘画门类都有不少肌理应用的研究,对绘画造型、意境的表达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画面肌理的不同也是各绘画门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肌理构成 ,将不同物质表面的肌理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构成设计。肌理构成是一种技法构成,注重制作手段,随意性很大,注重变化、注重美感。

在艺术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更多地依赖不同的材质来进行表现,如:彩色印刷中不同的纸张可以得出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产

生不同的美感;室内设计中织物、家具、地面的不同质地也表现出丰富的色彩肌理。所以在色彩构成研究中,对色彩肌理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四,色彩肌理的如何对比。

(1)对比双方的色彩,如采用不同肌理的材料,则对比效果更具情趣性。

(2)同类色或同种色相配,可选用异质的肌理材料变化来弥补单调感。如将同样的红玫瑰花印制在薄尼龙沙窗及粗厚的沙发织物上,它们所组成的装饰效果,既成系列配套,又具材质变化色彩魅力。

(3)绘画及色彩表现中,应用各种色料及绘具可产生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如水彩、水粉、油画、丙稀等各色颜料及蜡笔、麦当劳、钢笔、毛笔等各类画笔。

(4)同样的颜料采用不同的的手法创造出许多美妙的肌理效果,以强化色彩的趣味性、情调性美感。如拓、皴、化、防、拔、撒、涂、撒、涂、染、勾、喷、扎、淌、刷、括、点等上色手法。

待续,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