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大学的专业有用吗(大学专业没什么用)

导语:大学里学的专业都还给老师了吧?回顾一下多姿多彩的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说明:

以相组成物表示铁碳合金相图 以相组成物表示铁碳合金相图

如前所述,铁碳相图只研究F-Fe3C部分。铁碳相图中共有五个基本相,即液相L,铁素体相F,高温铁素体相δ,奥氏体相A,渗碳体相Fe3C。这五个基本相形成五个单相区。分七个双相区:δ+L、 δ+A、A+L、 L+ Fe3C、A+ Fe3C、 A+F、F+ Fe3C图中ABCD为液相线,AHJECF为固相线。铁碳合金相图有包晶、共晶和共析三个恒温转变。

点符号

温度(℃)

含碳量(%)

说明

A

1538

0.00

纯铁熔点

B

1495

0.53

包晶反应时液相的成分

C

1148

4.30

共晶点:L A+Fe3C=Le

D

1227

6.69

渗碳体熔点

E

1148

2.11

碳在γ-Fe中最大溶解度

F

1148

6.69

渗碳体

G

912

0.00

α-Fe γ-Fe同素异构转变点

H

1495

0.09

碳在δ-Fe中最大溶解度

J

1495

0.17

包晶点:L+δ A

K

727

6.69

渗碳体

N

1394

0.00

γ-Fe α-Fe同素异构转变点

P

727

0.0218

碳在α-Fe中最大溶解度

S

727

0.77

共析点:A F+ Fe3C=P

Q

室温

0.0008

碳在α-Fe中最大溶解度

以组织组成物表示的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包晶、共晶、共析三个恒温转变说明:

(1)在HJB水平线(1495 ℃)发生包晶转变 L0.53+δ0.09↹ A0.17此转变发生在碳含量在(0.09~0.53)%的铁碳合金中,转变产物为奥氏体。

(2)在ECF线(1148 ℃)发生共晶转变 L4.3↹ A2.11+ Fe3C。转变产物为奥氏体与渗碳体机械混合物,称为莱氏体Le。含碳量(2.11~6.69)%在1148 ℃时都要发生这一共晶转变。

(3)PSK线 (727 ℃)发生共析转变 A0.77↹ F0.0218+ Fe3C。转变产物为铁素体与渗碳体机械混合物,称为珠光体P。凡碳含量超过0.0218%在 727 ℃时都发生共析转变,此转变温度又称为 A1线。

此外,铁碳合金相图中,还有三条重要的固态转变线:

(1)GS线—冷却时,奥氏体开始析出铁素体,或加热时,铁素体全部溶于奥氏体的转变温度线。GS线又称为A3线。

(2)ES线 —碳在奥氏体中溶解限度线。在1148 ℃时,溶解度最大为2.11%,随温度降低,在 727 ℃时只能溶解0.77%碳,所以碳含量大于0.77%的铁碳合金自 1148 ℃至 727 ℃时,由于奥氏体溶碳量减少,所以会从奥氏体中沿晶界析出渗碳体。为了与液相直接结晶的一次渗碳体区别,一般将这种固相中二次析出物称为二次渗碳体( Fe3CⅡ )。ES线又称为 Acm线。

(3)PQ线 —碳在铁素体中溶解限度线。在727 ℃时,溶解度最大为0.0218%,随温度降低。溶解度进一步减小,室温仅能溶解碳为0.0008%。所以一般铁碳合金自 727 ℃至室温时,将由铁素体析出渗碳体,一般称为三次渗碳体( Fe3CⅢ)。因其析出很少,故在含碳量高钢中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工业纯铁及低碳钢来讲,因析出三次渗碳体会降低材料塑性而变脆,所以对FeCⅢ的存在和分布还是要给予重视。

综上,根据生成条件不同,渗碳体分为F3eCⅠ、 Fe3CⅡ、 Fe3CⅢ 、共晶Fe3C、 共析Fe3C 五种,它们形态与分布,对铁碳合金性能有不同影响。

另外,铁碳合金相图还有两条物理转变线:

(1)MO线(770 ℃) —铁素体磁性转变温度,又称A2线。铁素在A2以上为顺磁性物质,A2以下为铁磁性物质。

(2)UV线(230℃) —渗碳体磁性转变温度,称A0线。渗碳体在A0以上是顺磁性物质, A0以下为铁磁性物质。磁性转变时,晶格并不发生变化。

亚共析钢与共析钢

简单铁碳合金相图 MO线和UV线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