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导语: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秋凤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 常常因各种失误而不能准确翻译, 导致文言文翻译题失分严重。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不需翻译的“自作多事”。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 在翻译时, 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不用翻译, 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其中“晋侯”,“秦伯”就该直接写下来。但同时又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 , 文言文翻译必须尊重原文的内容, 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 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 就会造成失误。如:“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师说》)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 肯定有品行高洁, 学有专长, 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 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 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 应删去, 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二是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 意义已经变化了, 有的词义广大, 有的词义缩小, 有的词义转移, 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 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 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 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诗经·卫风·氓》中“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译成“女子心里感到很不爽, 男子三心二意的。”“爽”在古代汉语中表“差错, 过失”之意, 而现在常用于“满意,痛快”的意思。译句中的“爽”应改为 “过错” 。

三是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 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 应当译成“因为”, 也没有把“拜”译出来, 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同时有的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六国论》)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 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四是该删除的词语没有删除。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 , 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 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 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 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 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 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翻译时, 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 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 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但有时该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 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五是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 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 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 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 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 之”, 指代曹操的书信, 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 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同时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 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 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 二子不协。”(《赤壁之战》)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 两儿子不团结。”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 语气才显得流畅。

针对这种种情况,必须明确文言文翻译的一二三四。“一”就是一个基本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二”就是必须具备两种意识:语境意识、踩点意识。前者就是指上下文,要求我们根据整个句子整个段落乃至整篇文章所提供的语言坏境准确判断某些字词的含义。后者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得分意识,其中的“点”就是得分点,“点”一般是重要的字、词,或通假字,或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或词类活用等。愈是“难”的字、词,愈要“突破”,不要绕道而行。“点”还指一些重要的文言句式(省略句、疑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翻译时不可忽略。

“三”指翻译的三原则,即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歪曲,不遗漏,不多余。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要求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中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当以直译为主,体现“信”和“达”。

“四”指翻译策略——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文言文翻译具体策略:

1. 增字法(组词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 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如:“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又如:“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3.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如:“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有的要用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4. 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如:“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如:“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促织》)”,“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中国创新教育杂志选编 欧志华推荐)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