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王阳明心即理是什么意思(王阳明心即理五个维度)

导语:王阳明的“心即理”是咋回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出身于仕宦世家,父亲王华为状元,家道由此中兴。阳明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阳明在青年时深信朱熹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的说法,认为只要通过“即物穷理”的方法,就可以把握事物之理,逐步成就圣贤。21岁时,阳明与一位朋友一起,以庭子中的竹子为“格物”的对象,冥思苦想地“格”了七天七夜,不见丝毫成效,最终病倒。“格竹”事件之后,阳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在“龙场悟道”时,阳明每天默然端坐,以求达到“静一”之境,常常心中默念“圣人处此,更复何道?”终于在某一天夜里体悟“心即理”这一心学命题的根本自觉。

阳明所说的心,不是指单纯的生理学或心理学意义上的感官知觉——视听言动,而是指“能试听言动”的那种道德能力。从根本上说,人心之所以有这种道德判断能力,其根据就是源于人心中的“性”和“理”。心与理是本质的同一,无理便无此心,无心便无此理。

心即理的“即”字不是判断陈述的系辞,而是指相即不离,浑然合一。“悟性自足”实际上就是“心即理”的注脚,这里的“性”亦可换做“心”。悟性自足的实际涵义在于理并不是来自外部事物,而是在人们的性中;也就是说,忠信仁孝等道德原理都存在于行为主体的心中,而不是存在于行为对象的身上。

阳明的“心即理”告诉我们,只要保持此心无一丝一毫的私欲遮蔽,那么此心就是纯粹的天理,换言之,只要保持此心无丝毫人欲,“纯是天理”的本然状态,那么行之于事,就自然会合乎伦理准则了。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