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什么意思(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出自哪里)
导语: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做人,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要学那姜太公钓鱼, 无饵直钩,愿者上钩。
做事但凭良心,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
人生天地间,顶天立地的人,上不负苍天,下不负己心。
康德讲得好,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大哲学家康德先生在《纯理性批判》里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有两样事物使我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在我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后来李泽厚在《浮生论学》中引用了这段话,并从新翻译成了更有中国诗词韵味的一段话,他的翻译是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在这里,道德法则或道德律令是一种“直接命令我们去做某事,不要把它当作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条件”的绝对命令。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天人感应之说,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究天人之际。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大儒、通儒的初衷和毕生追求。
懂得了这些道理,做人做事就有了遵循。要做到上不愧于头顶的上天,下不愧于人,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