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二章的意义(道德经第十二章解析)
导语:使用《易经》注释《道德经》第十二章
《帛书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王弼本·老子注·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色彩混同会使人的眼睛失去分辨事物的功用,声音混同会使人的耳朵失去聆听动静的功用,滋味混同会使人的口腔失去品尝味道的功用。无节制的迅速获取会使人的心灵丧失理智,难以得到的财物会使人的行为脱离正轨。所以圣人治理天下,重在发挥事物的功用但不会被事物所役。故圣人才能抛弃多余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
上一章,老子提出了“适中为用”的处世哲学,即在现实生活中,对任何事物的功能使用都不失衡,如不过分的透支信用,不无度获取利益,不盲目的追求名利,更不无原则的善良,无下限的作恶等……总之,如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家谶语所言,老子等华夏先贤认为,自然事物不但具有相反、相成的创生共性,并且这种共性还具有普遍性与绝对性。不止普遍存在于大千事物之中,还具有规律的必然性。比如“相反性”的显著特点是物极必反,因此现实生活中极端的爱情往往会反目成仇,演变为刻骨铭心的仇恨。而极端的仇恨,同样也会莫名其妙地转变为情感,如某些被害人对会对犯罪分子产生异样情感,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些都是物极必反的现实例证。
而“相成性”最为简单的例证便是“失败乃成功之母”,人们会从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直至成功。同理,成功同样也会为失败埋下巨大的隐患,比如骄傲或遭人妒忌陷害等隐患。而避免隐患发生的方法,便是老子所教授的“功成弗居”,摆脱自身处境不均衡的异常状态。
某些现代人之所以反感“功成身退”“大公无私”等古学教条,原因同样是极端的理解了古学内涵。道学提倡弗居,如同禅宗提倡止欲,目的均不是彻底断绝行为与欲望,而是适时矫枉不合适的行为与欲望。因此,释迦摩尼本人极力反对彻底断绝人性欲望的苦行,并提出了不着两边的“中道”。而传统道家,如庄子认为,任何事物极端之后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甚至认为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而死亡的终点又何尝不是新生?这便是《庄子》中记载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的奇谈怪论。
总之,老子提出的“无之以为用”指,无的存在是为了使事物的功用适中,从而达成最为合适的均衡状态。因此,就主观而言,“无”不存在任何局限性,如同没有阻碍的宇宙时空,上下四方每一个角落梦想的脚步都可以达到。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更事而用,根据特定事件,达成特定的均衡。但就客观而论,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一旦试图摆脱相反、相成的自然共性,都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因此道者为了犹如天地般恒久长存,便取法天地运行之理,人为地效法阴阳相反、相成的自然共性,提出了“功成身退”“知耻后勇”“祸福相依”“因祸得福”等取法自然均衡之道的处世哲学。但均衡道理虽然简单,可知易行难,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在接踵而至的物质轰炸下保持头脑的冷静。因此老子警告,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不断的获得将会人心丧失理智,进而沦为欲望的奴隶。
至此,您应当已经意识到,梨花要讲的是什么。没错,本章承接上一章,上一章老子提出了“适中为用”,即“无之以为用”的圣贤道理。却没有讲述达成它的具体方法。而本章补充的便是这一部分内容,圣人因何能够放下欲望,适中为用?
因为圣人明白,色彩混杂会使人的眼睛失去分辨事物的功用。声音嘈杂也会使人的耳朵失去聆听动静的功用。滋味繁杂会使人的口腔失去品尝味道的功用。无节制的获取会使人的心灵丧失理智,难以得到的财物会使人的行为脱离正轨。
简单的讲,物质的过度丰富将会令人眼花缭乱,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比如我们原本只是想买一块面包,填饱肚子。但走进超市后映入眼帘的却是包装精美,五光十色,令人垂涎欲滴的各色诱惑。很多人在欲望驱使下,便会莫名其妙地购买一些计划之外的物品,使眼睛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功用,这便是“五色使人目盲”的道理。
同理,耳的功用是听,而声音混同嘈杂,同样会使耳朵在好奇心的欲望驱使下失去它聆听的功用。“爽”在古语中本就指口腔失能,而令它失去功能的原因,同样是过多的味道诱惑和随之产生欲望。因为对口而言,能使之诱惑便是味。因此,在《帛书老子》将“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两句放在“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之后,盖因色、味、音之欲同理,均属人身感官失能。
故更加值得指出的是,老子为何会使用“五色”“五味”“五音”表述色、味、音的混同难辨之理?据梨花猜测,可能是因为在道家象数文化中‘五’是中数,‘九’是极数。列于生数与成数之外,表述混同融合之意。而据《易数钩隐图》记载“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的道理便是,“天一下生,过中五,以成地六;地二上生,过中五,以成天七;天三左生,过中五,以成地八;地四右生,过中五,以成天九。”任何生数过中五,中五都会与之相成融合,且融合的数值不是一,而是五。既非生数,也非成数的悬恒之数。
诸位或许有所不知,在道家象数文化中构成天地数字只有九个,一二三四为生数,六七八九为成数,而五在其中,悬衡待化。因此,有九为极数的古老说法。
言归正传,“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是说,无节制的迅速获取,会使人的心灵丧失理智。因为驰骋的结果是迅速,田猎的结果是收获。故“驰骋田猎”指,无节制的迅速收获。老子如此阐述不但指出了人性的贪得无厌,还指出了获利不当的弊端。
也就是说,老子一语双关,不但指出暴富可以使人心发狂,还指出脱离常理的歪门邪道,同样可以使人心发狂,丧失理智。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则是说,难以得到的货物,会使人的行为脱离正轨。有人可能认为没有金钱买不到东西,但如果有呢?那只能去偷,或抢。
“妨”在古语中指危害,故“行妨”指,具有危害的行为。因此老子强调如何也得不到的货物,会使人产生具有危害性的行为。
综上所述,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诱惑,而诱惑定会产生欲望。因此老子强调圣人治理天下以物养己,绝不为物欲所役。故能抛弃多余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
“去彼取此”是说,抛弃彼之后选择它的反面,此。如此综合前文,自然是抛弃欲望,获取内心的平静与自然。因为对前文有所了解的读者应当清楚,老子所描述的自然内涵,自然而然,便是均衡、平等。如此引申到心灵层面,自然便那是平静。
但也可以是其他解,只要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乱即可。微言大义与妙语连珠有何区别?无非是表达同一事物的不同方法而已,不失殊途同归的大道之理。
“圣人治理天下,发挥事物的功用但不会被事物所役”解释由来,则是少年天才王弼所言“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
之所以强调“抛弃多余的欲望”,而不是“抛弃所有的欲望”是因为,古今圣贤之道均是中道,并非常人误解的决绝之道。关于此理,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般若品第二》中曾言:“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那么什么是中道?知者自知,得者自得。
本文内容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