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如何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导语:高考化学:你知道怎么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吗?
元素周期律同学们都学习过了,其中有一些元素规律需要我们记忆,今天给同学们总结一些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与记忆,想看更多的干货就关注高中化学吧!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
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 ,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
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5、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
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
6、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情况判断
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如Zn和Cu比较时,把Zn和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和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
7、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
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即对应金属性越强。
8、根据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
放电顺序:Ag+>Hg2+>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在电解过程中一般先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比后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弱,即位置越靠前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如含有Cu2+ 和Fe2+的溶液电解时Cu2+先得电子,所以金属性Fe﹥Cu。其实这一方法同7本质上是一样的。
9、根据金属失电子时吸收能量多少判断
元素原子或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必然伴随有能量变化,就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失电子越容易,吸收的能量越少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难,吸收的能量越多,金属性越弱。如两金属原子X、Y,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后,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X吸收的能量大于Y,故金属性Y>X。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判断金属性强弱时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以防判断时出现偏颇。
[练习]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B和C位于同一周期,且离子半径B>C,A和B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A为负极,D放入到E的盐溶液中,有E析出,含有C和D的离子的盐溶液在电解时,先有D析出,则五种元素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D>E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 性逐渐减弱。
2、 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
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可爆炸式的反应,Cl2与H2点燃或光照即可剧烈反应,Br2与H2需在200℃时才缓慢进行,而I2与H2的反应需在更高温度下才能缓慢进行且生成的HI很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故非金属性F>Cl>Br>I。
3、 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
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H2S在较高温度时即可分解,而H2O在通电情况下才发生分解,所以非金属性O>S。
4、 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F除外,因F无正价)
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例如:原硅酸(H4SiO4)它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磷酸(H3PO4)则是中强酸,硫酸(H2SO4)是强酸,而高氯酸(HClO4)酸性比硫酸还要强,则非金属性Si<P<S<Cl。
5、 通过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
若非金属X能把非金属Y从它的盐溶液或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则非金属性X>Y如已知:2H2S + O2 === 2S↓ + 2H2O,则非金属性O>S;另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6、 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即“易失难得”,指阴离子越易失电子,则对应原子越难得电子。
7、 从对同一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
如Fe和Cl反应比Fe和S反应容易,且产物一个为Fe3+,一个为Fe2+,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8、 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
一般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如:
S + O2 = SO2,则非金属性O>S。
9、 从等物质的量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相同数目电子时放出能量的多少判断
非金属性强时,放出能量多,非金属性弱时,放出能量少。
[例如]: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原子序数 X > Y B. 还原性 X- < Y-
C. 氧化性 X > Y D. 水溶液酸性 HX > HY
[解析]:非金属元素原子获得相同数目电子放出能量越多,生成的阴离子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由此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强,其还原性Y->X-,原子序数Y>X,气态氢化物的溶液酸性HY>HX,故答案为A 。
综上所述可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对应单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可相互推导;这部分内容也是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整合与提高,一定要详细分析,理解记忆,才能拨开解题时的种种迷雾,得出正确答案。
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更多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学业测评、志愿填报等内容,可关注:陕西志愿一点通。
(来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或出版商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