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马铃薯青枯病怎么防治(马铃薯青枯病好的治疗方法)

导语:植保小知识|马铃薯青枯病症状及防控措施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可以粮菜兼用,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更在制药、淀粉与酒精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高产、耐贮藏以及用途广泛等特点,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最大的马铃薯产出国,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然而,近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被称为“癌症”的系统性、毁灭性土传病害青枯病对马铃薯的危害也连年加重。马铃薯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等。建议薯农们在播种前及时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产品可以选用鑫科植保土壤消毒剂或鑫科植保烂根死苗120,这两款产品均为进口原药制剂的生物菌剂,无毒无公害见效迅速是他们的特点。

青枯病是国际公认的一种难于控制的细菌性土传病害,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病菌可从根部伤口侵入,亦可从根部直接侵入,一旦发病,马铃薯植株坏死或者无法形成马铃薯块茎,甚至会大幅度减产一半,此外,马铃薯产生明显褐变,并伴随着白色浑浊液流出,影响马铃薯的销售,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小编将通过这篇文章对马铃薯青枯病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讲解:

马铃薯青枯病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一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入时,切面有细菌液溢拙。块茎染病,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肚时溢拙白色粘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别于枯萎病。

青枯病病原菌及发病流行特点

马铃薯青枯病主要是由于青枯病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为细菌门假单胞杆菌属的青枯假单胞菌,菌体呈长椭圆形,近杆状,大小为0.5-0.8×1.3-2.2um,极生鞭毛1-4根,不产生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好气生长。

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无寄主时可在土中腐生14个月至6年,在10℃-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37℃,最适PH 值为 6.6。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菌、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导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同时病株和健壮株根系间的接触也可发生侵染。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正常运输导致萎蔫。

因此,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续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种植带菌种薯,或种植在连作地、地势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块,易发病;耕作粗放、连作、平作,不处理病株残株,牲畜敞放,施用未腐熟的圈肥等,易发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 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8 月上旬基本结束。

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青枯病措施中最经济的。马铃薯的抗病品种可以选用克新4号、东引1号、大西洋等。另外,还可以选用未爆发过青枯病的田块所培育的种薯或者是脱毒苗进行种植。

2、小块整薯播种,高畦栽培,水旱轮作。选好种植品种后,可以采用种植小块种薯整薯的方式,避免病菌从伤口感染入侵。马铃薯可以与禾本科作物(最好是水旱轮作),或者十字花科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种植。另外,大雨之后注意排水,避免被大水漫灌。

3、调节土壤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土壤环境的方式以形成有利于病菌消除的外部环境。具体方法:在酸碱度方面,结合土壤的酸碱度特征,使用适当的石灰粉、草木灰等作为酸碱度调节手段,有效地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建立土壤有益菌群的生态优势,以压缩土壤中可能存在的青枯病菌总量。

4、改变耕作方式。变更粗放式的耕作方式,推广精细化耕种模式。可以采用垄种或堆垄土的方式耕作,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地表的相对含水量,提升土壤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能限制青枯病菌的繁殖,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对染病植株的有效隔离,避免出现大范围感染的情况。具体要求:垄种模式,建议垄沟之间的行间距不低于25厘米,同垄之间的种植窝距不低于30厘米。堆土垄模式,适当增加窝距之间的距离,使得平面均距不低于30厘米。

二、药剂防治

若植株已经出现青枯病症状,在症状不严重时可以使用漫哈马铃薯青枯根腐灵对所有植株喷雾或灌根,患病植株可加大用量;如果症状严重,建议立即拔除病株并彻底销毁,再对其他植株进行灌根,防止病情扩散。

漫哈迪马铃薯青枯根腐灵,采用进口原药制剂,无毒、害、污染和残留,见效快,留效久,符合国家开发与推广绿色农药、农肥方向,为人类能享用安全、绿色、高品质食品提供保障。

1、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繁殖能力,提高地温,提高保肥供肥能力。

2、生根壮根:富含可溶性有机蛋白及生根、壮根因子,改善根部生长环境,促进毛细根生长,促使根系发育生长,提高养分吸收率。

3、抗逆性强:抗重茬、减少土壤病害的发病率,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病率和蔓延。促进表皮细胞壁加厚,抗寒、抗旱、抗高温、抗早衰。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