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怎样从认知进行心理调节(以心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

导语:从心理认知方面来说可以怎样帮助个体提升并优化发散性思维?

文|小鱼

编辑|知文

01

单、双物品任务的发展

因为序列位置效应(常规性知识)的存在,在非常规用途任务中,个体前期可能产生许多新颖程度较低的普通想法,这并不能真实反映被试的创造性。

如果将这些新颖程度较低的想法纳入到被试创造性表现的评价中,个体表现的新颖性可能会被低估,而流畅性可能会被高估。

发散性思维任务的测量效果可能由此被降低。对此前人曾通过使被试在不同的物品之间进行切换来减少常规性知识的固着效应,从而使个体产生更多新颖的想法。按照DPC理论来说,这种做法是通过任务来提高被试的认知灵活性,从而使个体的创造性得到提升。

个体创造性的提高也可以通过提高个体认知持续性来实现。据此,不同于前人的使被试在不同物品之间进行切换,研究人员尝试在经典的呈现一个物品的非常规用途的基础上提出双物品任务,即同时给被试呈现两个物品,使被试对物品进行某种组合。

这种组合要求被试个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式的认知操作,对个体的认知努力、认知持续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个体的认知持续性被任务提高了,其表现的新颖性应该也会提升。

具体地,是因为双物品任务要求被试同时使用两个物品,常规性知识得到了抑制。

02

单、双物品任务的差异

双物品任务在单物品任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与单物品任务相比,双物品任务每次呈现两个不同的物品,让被试产生同时利用两个物品并使之相互配合能够达成的用途。

这种任务形式上的差异应该会影响被试的任务反应、创造力测量效果以及相应的认知努力。研究者们通常根据三个指标来对个体在发散性思维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即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流畅性为个体产生非重复想法的数量;灵活性为个体产生想法种类的数量;新颖性为个体产生想法的新奇、不同寻常的程度。

有研究人员预测,就这三个指标而言,被试在单、双物品任务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双物品任务中,根据被试利用两个物品之一的程度不同,被试想法的新颖性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双物品任务,我们试图探究变量“平衡性”与想法新颖性之间的关系。

平衡性,即被试产生的某个用途分别依赖于两个物品的程度上的差异,差异越小,表示越近乎相等地依赖两个物品,其平衡性越高;反之,平衡性越低。

流畅性

对于流畅性,单物品任务中个体在前期往往会采取基于记忆提取的策略,个体会从长时记忆中快速地、自发地提取出大量的关于物体的常规性的知识。到了任务的后期,个体对注意施加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会逐渐增加,个体会采取更多的复杂策略,例如对物体进行拆解并重新组装等,后期个体产生想法的速度会降低,数量会减少。

在双物品任务中,从两个物品呈现开始,个体因为物品的常规性知识无法使用而被迫直接采用抽象的策略,这类似于个体在单物品任务后期的表现。相对于记忆提取,个体处于一种高水平的控制状态中,伴随着集中性的注意并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个体产生想法的速度缓慢,数量较少。

对于呈现两个相同概念范畴物品的双物品任务,个体刚开始可能会产生少许常规性知识,但由于两个物品的设置对思维的方向有着较强的限制作用,常识应该会被很快耗竭。

因此个体在双物品任务中表现的流畅性要低于在单物品任务中的流畅性,同时双物品任务中被试的流畅性应该要高于双物品任务。

灵活性

对于灵活性,单物品任务中,根据联想理论,由于常规性知识的影响,首先被激活的常规用途会激活语义网络中与其相关的想法,因此被试想出的用途前后可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能会使个体灵活性分数普遍稍微低一些。

在双物品任务中,一方面由于常规性知识不再可用,个体想出的想法前后的相关性可能会更低一些,这使得对于一定数量的答案,个体在双物品任务中的答案种类可能会更多一些;另一方面,被试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产生想法,从而导致更低的想法种类以及更低的灵活性。

新颖性

对于新颖性,在单物品任务中,个体前期会通过自发的联想或者记忆提取会产生一些显而易见的、常规的用途,新颖性相对来说较低。在双物品任务中,因为常规性知识很难起作用,序列位置效应会更小一些,个体应该想到的都是一些反常识的、非常规的用途,个体整体的表现应该会相对来说更新颖一些。

双物品任务对常识抑制的效果可能不如单物品任务,但在该任务下,产生想法所用到的常识应远低于单物品任务。

个体在双物品任务中所产生答案的新颖性会高于单物品任务,同时双物品任务中被试表现的新颖性会大于双物品任务。

平衡性

对于平衡性,在双物品任务中,当平衡性比较低的时候,被试可能会以一个物品为主提取较多的关于这个物品的常规性知识,再将另一个物品配合前者产生用途。这种情况下,相比于单物品任务,虽然双物品任务通过呈现两个物品增加了限制条件,但这种限制效果似乎并不是很明显,即次要物品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抑制主要物品的作用。

实际上,平衡性较低的时候,被试在双物品任务中的表现有点类似于在单物品任务中的表现。相反,在平衡性较高的情况下,个体在使用一个物品的同时也考虑了另一个物品的特点,两个物品“势均力敌”,相互牵制,对彼此的常规性知识的抑制应该效果良好。

因此在双物品任务中被试产生答案的平衡性越高,该答案的新颖性也应该越高。

03

单物品任务是一个典型的发散性思维任务,而双物品用途是在单物品任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拥有单物品任务的基本特点,因此双物品任务应能测量到发散性思维。

此外,除了“尽可能多地想出用途”之外,双物品任务还要求被试“同时利用两个物品”、“使两个物品之间相互配合”。

这意味着被试需要系统性地分析两个物品之间的关系并以某种方式将关于两个物品的知识整合起来,这体现了聚合性思维的特点。相比于单物品任务,双物品任务不仅可以测量发散性思维,也可以测量聚合性思维;倘若分别计算单、双物品任务与聚合性思维测验之间的相关,双物品任务应该和聚合性思维测验之间具有更高的相关。

单、双物品任务与认知努力

与单物品任务相比,双物品任务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认知努力、更集中的注意参与。在单物品任务的前期,个体会通过联想提取关于物品的常规性知识,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自动化的、快速的、低认知控制水平的;随着可提取的常规性知识逐渐耗竭,个体开始采取更为复杂的策略,这个过程中,个体自上而下的控制逐渐增强。

在双物品任务中,由于常规性知识对完成任务作用甚微,个体需要直接采用更为复杂的策略,此类似于单物品任务的后期。因为需要寻找两个物品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组合,双物品任务的使用涉及到更多的类比迁移、心理整合、心理变形等心理操作。这对认知努力、工作记忆有着更高的要求。

04

此外,根据创造力的双通道模型,个体的创造性表现受到其认知灵活性或者认知持续性的影响。

通过认知灵活性提高创造性需要个体通过联想式的搜索方式在不同的、距离较远的概念之间进行不断地切换,个体的注意呈现一种广而稀疏的状态,认知控制处 于一种较低的水平;通过认知持久性提高创造性要求个体进行系统性的搜索和分析,个体需要将注意高度集中在任务上,认知控制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单物品任务中,至少在前期,个体采用的主要是一种联想式的记忆提取策略,因此个体的任务表现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认知灵活性来完成。

在双物品任务中,个体则主要通过采用分析式的策略来深入、系统地探究物品之间的关系,因此主要是通过认知持久性来体现其创造性。由此可见双物品任务需要更高的认知努力。

任务目标和表征之间的互相抑制对认知状态的作用:

与当前目标相一致的表征可以得到更高的激活,从而提高其进入后续加工过程的可能性;由于个体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一个表征的高度激活会抑制另一个表征的激活。

高认知持续性状态下,个体可能需要施加高水平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将注意集中在当前任务上,无关刺激的干扰作用也大大减少;高认知灵活性状态下,自上而下的控制水平较低,个体注意范围较广,可在不同的表征之间灵活切换。

单物品任务因为前期的自下而上的联想过程,被试想法新颖性会在较大程度上受益于高认知灵活性,而双物品任务因为只能通过较为“耗时”的、自上而下的执行过程来提高被试想法的新颖性,因此主要受益于高认知持续性、高度集中的注意双物品任务。

所以我们得知双物品任务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认知努力。由此,双物品任务相比于单物品任务,需要个体将注意高度集中在任务上,对个体的认知持续性、认知努力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内容由小纳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