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哪里谁的话)
导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充满正能量,却多被误解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收集在《论语》中,孔老夫子讲‘仁道’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的意义,短短的一句话,可以说是综合了‘仁、恕’之道。可惜,这句话传到现在,许多人却不解或歪解其意。
曾有位朋友十分不屑,这有什么难理解的,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早上懂得了某种道理,即便晚上死去也没什么遗憾’吗!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理解,或许有些自诩者比起那位朋友的解释,用词更为华丽,但细究根本,主体意思无非都是‘早上领悟了道,晚上死而无憾’,然而这是对孔老夫子这句话,莫大的误解!
当时就有人对那位朋友的解释提出疑问,既然得了道,就死而无憾,那为何不是‘朝闻道,即死可矣’,而非得‘夕死’,莫非是‘闻道’之后还要品味一天,死了才没遗憾?这种质疑虽有抬杠之嫌,但不无道理。那位朋友反驳说,‘夕死可矣’并不是说非让人去死,而是来衬托‘朝闻道’的重要性。
但‘即死可矣’,岂不是更能体现其重要性?
孔子像
可见如果单看孔老夫子这一句话,这种类似的争论消除不了,我们要弄懂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需要从前后关联的另外几句话综合理解,要知道孔子为什么说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不能断章取义。其实,我们现代人从《论语》中摘出的句子,有许多都是经过掐头去尾的断章取义,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不迁怒,不贰过’等等,这样显然是不对的。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曾为阐明杠杆原理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若是只看他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并且基于其威望而相信的话,阿基米德可能会被误会成是灭霸。
孔子剧照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篇》,开篇就是:子曰:里仁为美。
里仁篇
‘里仁篇’这个小标题是后人为方便阅读或记录加上去的,但不能否认的是,‘里仁篇’的前半部分,的确是围绕‘里仁’展开讲述,那么「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必然是围绕‘仁’这个中心而说的,孔子不可能正在讲着一个主题,却转而去说其它事情,即便是我们现在写论文也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何况是孔老夫子的水平。
知道了主题是‘里仁’,就要先搞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既然我们是本着追根溯源,究其本意,那就不能用现在的字意去解释,因为许多汉字,在古代与现代有着很大区别。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初,是根据平时最常见的现象,描画而成,与其说字,不如说是画,也就是象形字,在东汉甚至唐朝以前,每个字都只有一个意思,绝没有现在的多音字或多义字。
里,这个字在春秋时期,形状与现在区别不算大,大概是这个样子:
里的象形
上面一部分就是‘田’,中间的黑点就是住所,我们的祖先起初都是依田而居,住在田间地头,所以‘里’字最初造字用的画面可以想象,就是‘一片田地间,住着一户人家’,会意成‘内在’,后来田地越来越多,依田而居的人也越来越多,开始形成划分,‘里’也被会意成了计量单位,据《春秋谷梁传》中记载,古者三百步为里。
再来看‘仁’的本意,仁字解释起来,稍有些麻烦。其字形演化大概是这样:
仁的象形
在象形中,左边画的是个人,这没有异议,字形越早,画的越形象,这个人的样子虽然有些不正常,要么前倾要么后仰,但确实是个人。让大家争论的是右边类似于‘二’的部首,到底是画了个啥,有人认为这就是‘二’,还自圆其说:是指两个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友善相亲谓之仁。但这有疑问,首先右边的部首若真的是‘二’,可不止是两个人,古代的一二三,都是虚数,不是现在实际的数字,比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再者,即便是指的两个人,所谓人心隔肚皮,怎么就能看出是友善呢?
右边的两根横杠,真正的象征很难让人接受,其实那两根横杠画的是棺材,‘仁’最初的象形,就是一个人死了躺在棺材里。如果这样不好理解,你可以想象下,一个果核切开之后,里面的东西,我们现在叫‘果仁’,而‘一个人躺在棺材里’,棺材就如同果核,而躺在里面的人就类似于那个果仁啊。
淡定
这也就是‘仁’为什么带有着牺牲的一层意思,每个与‘仁’组成的词句,都有牺牲的成分,比如杀身成仁、不成功便成仁,人要做‘仁’的事,就要跟人性作斗争,牺牲掉自己的一些欲望。孔子讲的‘仁’有很多方面,夫子讲学是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问的相同问题,夫子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毋庸置疑,每一个答案都是对的。
孔子与颜回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也。
颜渊是孔子赞许为最具领悟能力的、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对其解释‘仁’,就说的比较深。而樊迟是武将,若跟他说的太复杂,他可能不懂,于是干脆根据樊迟需要改进的地方,跟他说出‘仁’的另一方面,樊迟作为粗人,平时对人少不了有过激行为,孔子就教他懂得‘爱人’。
但无论是对颜回解释的‘克己’,还是对樊迟说的‘爱人’,都必须要有牺牲,牺牲掉自己的肆意妄为,牺牲掉不好的习惯。
有人说这太牵强了吧,那为什么不用一个水果核来代替,非得用人死入棺的画面,多瘆人?首先,古人造字,先是近取诸身,然后才是远取诸物。用任何果实来代替,都不具备单一性,画桃还是画杏?而且用果实的图形代替,体现不出‘仁’的牺牲精神。其次,现代人的忌讳在古代不叫事儿,包括生老病死,包括生殖器官,都可以拿来造字。
理解了‘里’、‘仁’的本意,‘里仁为美’就好懂了,意思是:内在有‘仁’、本身存‘仁’,才为美。孔子这里是教人,修‘仁’要向内在,而不要仅停留在表面。
不能理解为:与‘仁’人做邻居就为美。也不要牵扯进‘孟母三迁’作为佐证,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一个本身不‘仁’的人,十恶不赦的人,难道就因为跟‘仁’人做了邻居,便能为美了?
‘里仁为美’与孔子下面讲的话有呼应。看第三句,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篇
这里‘唯’的意思还需要解释一下。看‘唯’的字形演化:
唯的象形
其实《汉字字源》里给出的第一幅臆想图不太准确,‘唯’的象形,左边是‘口’无疑,右边是‘隹’,‘隹’最初的象形是‘短尾巴的鸟’,也可以说是‘还没有长出尾巴的鸟’,刚孵化出不久的幼鸟。这时候的鸟,都在窝中待哺,在母鸟叼回食物的时候,幼鸟就会张大了嘴巴,高声叫着回应。这幅画面,就被造成了字,会意为‘高声答应’,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对听到、接收到的东西懂得了、知道了。
‘唯’演化到现在具有单一性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在窝里还没有自主能力的幼鸟,此时的叫声,目的本身就很单一,张开嘴叫就是饿了,要吃母鸟带回的食物了。这也是为何古人造这个字用‘短尾鸟张口’的象形,如果是长尾鸟,就会是另一个‘鸣’字了。
知道了‘唯’在当时的意思,这一句也就不难理解:懂得了‘仁’的人,能喜欢某些人,也能厌恶某些人。
延伸理解,如果你能辨别出‘仁’的行为,可能会自动给人分类,分出好人和坏人,尽管自己并没认识到自己是哪一类,但打心底会喜欢那些好人,厌恶那些坏人。
在孔子看来,有了辨别‘仁’的能力,这还算不上‘仁’,真正做到‘仁’的人是如何呢?夫子第四句有解释。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篇
意思是说,如果一心向‘仁’,成为真正的‘仁’者,便没有什么可厌恶的。
第三、四句是连接在一起理解的:如果只是辨别出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会对一些事、一些人喜欢或厌恶,而真正做到‘仁’的人,对所有的人、事都能理解,不会产生厌恶情绪。
里仁篇
孔子说,‘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那些厌恶‘不仁’的人,他们认为的‘仁’,只是不让那些‘不仁’的人或事传到自己身上。然而,‘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真正的‘仁’者,从不会去厌恶‘不仁’的人,对外界,人、事、环境,都没有更多要求,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做‘仁’的事,不会因环境改变而改变。这一句跟开篇的‘里仁为美’呼应,只有自身内在存‘仁’才为美。
以孔子这种对‘仁’的要求,做到‘仁’无疑是十分之难,这有种佛家里‘自在’的境界,显然是极少有人做到,孔子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他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意思是说,我从没见过一直在追求‘仁’而竭尽全力的人,这样的人或许有,但我从未见过。言外之意是什么?每个普通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正确的路上,时时刻刻为‘仁’是极难的。
紧接着是孔子的下一句,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里仁篇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字,一个是‘过’,一个是‘观’。‘过’不能解释成‘错误、过失’,‘过’的造字依据是一个人受罚的画面,类似于商朝的‘炮烙’之刑,让罪人从一根烧红的横柱上走过去,然后脚趾变成了骨头,这个艰难的经历就是‘过’的象形,以至于这个画面符号,演变到后来有‘犯错、过失’的第二层意思。在孔子这句话里,‘过’是作为‘经历’讲。
再看‘观’字,按如今的意思,跟‘看、见、望’已经傻傻分不清楚,然,‘观’在造字之初,与另外三个字意思是有差别的,可见其字形演变图:
观的象形
以西周的画法最为形象,这就是一只猫头鹰的简笔画,当然那时候不叫猫头鹰,而是有个晦涩的名字叫鸱鸮(chi xiao),后来也有学者指出,鸱鸮是鸟的类别,猫头鹰只是其中一种,这不在我们今天的核查之内,但这种鸟有一个共性,其颈部相当灵活,在不用移动身体的情况下,头部旋转270度,往两边随便一转,视线无死角。于是古人用猫头鹰眼睛的图画来代表‘观’,它比‘看’的范围更大。
即便是到现在,‘观’和‘看’仍有细微的不同,比如我们现在常说的,‘我看这件事如何如何’、‘我看这个东西怎样怎样’,这都是小范围的特指,就是定向于一件事或者一个东西,而‘观’的用法,比如‘静观其变’、‘观摩’、‘走马观花’,显然都是有一个过程,范围更大。
理解了‘过’和‘观’,孔子这句【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才能正确的解读,意思是,人的一生啊,各不相同,有人可能迫于无奈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而后来可能也做了不少好的事,要看他长久的经历,才能对他进行辨别是否属于‘仁’。实际上简单通俗的讲,就是对一个人的评价需要‘盖棺定论’。
到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夫子在前面主要说了什么?
夫子给了‘仁’相当高的标准,高到类乎于无欲无求、不嗔不怪的境界,然后他又说,这种高标准,很难有人时时刻刻在遵守,连见多识广的夫子,也没见过一直致力于‘仁’的人。
这才引出了夫子的总结:“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篇
如果,我们将这句话解释成‘早上懂得了这些道理,晚上死去也无遗憾’,那未免显得太突兀,与上面夫子的话毫无关联性,懂得了‘仁’的道理,应该去照做才是,怎么就死而无憾呢?显然毫无逻辑可言。
要理解这一整句,还是要从几个重要字的本意说起,先看‘朝’的象形:
朝的象形
图画简单明了,左边上下类似于箭头的两个符号代表草,中间的圆圈代表太阳,然后在右边画了一个月亮,‘当太阳还没升起,被草遮挡着,月亮还没完全落下去’,这个时间段为‘朝’。跟‘早’有区别,‘早’是太阳已经出来了。
从‘朝’的象形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字,也就是接下来要解释的‘夕’,它不是指的太阳西下,在古代象形符号里,‘夕’画的是月亮。
夕的象形
需要注意的是,‘夕’并不是指满月,而是从快要从西方落下去的月亮,相对于地平线和我们的视线,是倾斜的,眼见着就要落下去了,古人用这个象形来表示‘快要过去的一个时间段’,与‘朝’是相对应的,一个是发生在东方,一个是消失在西方,一个代表新生,一个代表过去。
结合上面二字的本意,可以知道‘朝’和‘夕’的时间点挨得非常近,月亮将落未落的画面,谓之‘夕’;月亮将落未落、而太阳初升未升,共同组成的画面,谓之‘朝’。
懂了这两个字,再结合孔老夫子在说这句之前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就很明朗了,夫子是在告诉大家,人一旦懂得并遵守了‘仁’道,就可以不用再纠结其过去,就当过去不遵守‘仁道’的那部分经历已经死去了。
曾子
夫子是要教大家忠于仁道,而宽恕过去。同样是在‘里仁’篇,第十五句中,孔子问在旁听讲的曾子,‘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听懂了没有,我自始至终都说的是一个道理。曾子说,‘唯’,懂了。然后在出门的时候,有人就问曾子,‘何谓也’,夫子讲的啥? 曾子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说的啊,不过是‘忠’和‘恕’的道理罢了。
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瑰宝,世界上绝无仅有,我们要传承,就首先要理解,不能古人分明说的是‘可以’,我们却理解成‘不行’,古人分明说的是赞美之词,我们却理解成贬低之意,这如何谈得上是传承?即便把那些名言当成口头禅,刻成座右铭,若不解其意,也徒增笑耳!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