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不可怕学会防治消灭它的方法(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
导语:小麦蚜虫不可怕,学会防治消灭它
麦蚜(俗称蜜虫、腻虫)是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害虫,以其发生范围广、繁殖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被定为国家一类害虫,以成虫、若虫吸食小麦汁液并分泌大量粘液,严重影响小麦生长,造成麦株发黄早衰、籽粒不饱,甚至成片枯黄,一般可减产15~30%,严重田块可减产50%以上。
黄淮地区受去年秋冬温暖影响,小麦蚜虫越冬基数较高,春季气温回升快,温湿度适宜,近期田间蚜虫数量激增。据相关植保部门近期调查,麦蚜发展很快,虫田率41%,最高72%,百株虫量平均12.2头,最高800头,以拔节的旺长田、高群体田虫量较大,已出现聚集危害,发生偏早,达到防治指标田块占8.2%。2月下旬气温偏高,有利于蚜虫繁殖,据天气预报,3-4月份雨水偏少,气温偏高,对蚜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黄淮地区小麦蚜虫将偏重发生,发生盛期在3月中下旬,危害盛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春季防治适期在3月份至4月上旬。望广大群众密切查看自己的麦田,发现蚜虫聚集或虫量达标,及早开展防治。
小麦蚜虫形态特征麦长管蚜:无翅孤雌蚜体长3.1 mm,宽1.4 mm,长卵形,草绿色至橙红色,有时头部带红色或褐色,腹部两侧有不明显的灰绿至灰黑色斑。触角黑色,第3节有8~12个感觉圈排成一行。腹部第6—8节及腹面具横网纹,无缘瘤。喙粗大,黑色,长度超过中足基节。腹管长圆筒形,黑色,长为体长的1/4,在端部有十几行网纹。有翅孤雌蚜体长3.0mm,椭圆形,绿色。喙不达中足基节。腹管长圆筒形,黑色,端部具15~16行横行网纹,尾片长圆锥状,有8~9根毛。若蚜体绿色,有时粉红色,复眼红色,一般体长较短。
麦长管蚜有翅成蚜
麦长管蚜无翅成蚜
麦二叉蚜:体卯圆形,长2.0 mm,宽1.0 mm。淡绿色,背中线深绿色。触角6节,黑色,但第3节基半部及第1、2节淡色,长度达体长的2/3。喙淡色,但第3节及端节灰黑色,长度超过中足基节,端节粗短。腹管长圆筒形,淡绿色,顶端黑色。中额瘤稍隆起,额瘤较中额瘤高。中胸腹岔具短柄。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 mm,宽0.73 mm。头、胸黑色,腹部色浅。触角黑色共6节,全长超过其体长的1/2。触角第3节具4—10个小圆形次生感觉圈,排成一列。前翅中脉二叉状。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
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体宽卵圆形,长1.9 mill,宽1.1 mill,橄榄绿至黑绿色,嵌有黄绿色纹,体外常被薄蜡粉。触角6节,黑色,但第1、2节及第3节基部淡色,长度超过体长的1/2。中胸腹岔无柄。中额瘤隆起。喙粗壮,较中足基节长,长是宽的2倍。腹管灰黑色,顶端黑色,长圆筒形,缘突明显。腹管基部周围常有淡褐色或铁锈色斑纹。尾片及尾板灰褐色。有翅孤雌蚜长卯形,体长2.1 mill,宽1.1 mill。头、胸黑色,腹部深绿色,具黑色斑纹。触角第3节具圆形次生感觉圈19~28个,第4节2~7个。腹部第2~4节有大型绿斑,腹管后斑大,围绕腹管向前延伸。第7、8节腹背具中横带。腹管黑色。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若蚜体淡紫色,被有白粉,复眼褐色,触角及足色淡。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小麦蚜虫1年最多可发生30余代。麦长管蚜在黄河以南地区以无翅胎生成蚜和若蚜在机主根际周围或土块下越冬,在长江以南则无明显休眠现象,-10~2℃以下的地方冬季不能越冬。每年春季随气温的回升,越冬长管蚜产生大量有翅蚜,随气流迁入北方冬麦区进行繁殖为害。① 麦二叉蚜在北方以卵在麦苗枯叶、土缝及杂草上或土块下越冬,在淮河以南则以成蚜和若蚜在麦苗和土缝内越冬,无明显休眠现象,天暖时仍能爬到叶面活动取食。② 禾谷缢管蚜在长江以北,均以卵在苹果、桃等的树皮缝、芽腋等处越冬,5月中上旬严重为害小麦,小麦收割后,大批迁至玉米、高粱上为害。③麦长管蚜随植株生长向上部叶片扩散为害,最喜在嫩穗上吸食,故也称“穗蚜”。麦二又蚜分布在下部,在叶片背面为害,乳熟后期禾谷缢管蚜数量明显上升。禾谷缢管蚜喜阴湿的环境,多在小麦叶背为害,甚至在小麦茎杆基部的叶鞘上为害。
小麦蚜虫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十分密切。当气温低于6~C或高于28~C时,麦长管蚜虫口显著下降,当湿度低于40%时,也显著抑制麦长管蚜的发生。
小麦蚜虫主要危害吸取营养:从小麦抽穗到灌浆,这期间都是蚜虫危害严重的时候,成蚜和若蚜大量聚集在叶片、茎秆和麦穗上,吸取小麦的汁液。在抽穗期麦蚜数量急剧增大,危害程度也急剧加大,主要是吸取汁液,造成严重减产。
影响光合作用:小麦蚜虫大量发生时,吸取叶片汁液,会使叶片大面积枯黄,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涂抹在小麦叶片及嫩穗上,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小麦减产。
传毒:蚜虫在直接危害小麦的同时,还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造成小麦植株矮小。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
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500头。每亩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或10%联苯菊酯20毫升,或50%噻虫胺10克,或15%氯氟·吡虫啉20克,或22%噻虫·高氯氟10克,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发生严重田块可间隔7~10天连喷2~3次。注意要选晴天高温时施药,多加水,药液能喷施到小麦茎基部,注意农药轮换或搭配,提高防效。可结合小麦其他病虫防治混合施药,减少施药次数,达到防治多种病虫的目的。
重视预防
播种前可用60%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300拌种,有效期长达120天左右,可有效控制苗期蚜虫为害,降低田间越冬基数,省工省时,经济高效,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小麦蚜虫从小麦返青就开始发生,到小麦抽穗扬花前,始终处于缓慢增长期;在小麦扬花后,发生量急剧上升。如果能够在扬花前认真防治一次,蚜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生育期的蚜虫危害。同时还可以兼治小麦吸浆虫。这个时期小麦尚未长到正常的株高,防治起来也比较容易,防治效果好。4月下旬到5月中旬这段时间内,只要达到防治指标百穗蚜量500~800头即可以进行防治。
如果小麦灌浆期蚜虫发生量较大,可以使用一些复配制剂。交替使用其它农药也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如: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丙环唑或烯唑醇(用来防治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磷酸二氢钾(用2~3,次可很明显的增加产量)。
当前,正是冬小麦拔节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关键时期,是高效管理促进产量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及时预防病虫害意义重大。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